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经济新常态下,太和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和“四大两先”工作思路,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作风建设,实现财政事业争先进位,有力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生财有道,做大财政“蛋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非线性增长目标,该局积极协调国税、地税、财政三部门严格税收征管,培植壮大财源,同时抢抓中央、省政策机遇,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争取省发债9.8亿元,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2015年全县财政收入实现23.07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全省县域第一,全县财政支出预计65.6亿元,同比增长24.7%。
二、优化支出,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为民理财,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全县民生类支出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办成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享用的实事好事。一是民生工程持续推进。31项民生工程年度任务顺利提前交卷,投入各级财政资金21.6亿元,其中县配套2.4亿元。二是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安排实施校园建设项目93个、资金1.6亿元;安排文化专项资金563.6万元;兑付每村室每年3600元运行补助经费,落实532名到龄退出村医每月300元生活补助;全面兑现并补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增资2.1亿元;配合做好公车改革前期数据及经费测算工作保障公车改革落实到位。三是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基金,全年六项社保基金收入14.3亿元、支出10.9亿元;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财政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413人、基层特定岗位151个,发放岗位补贴667.7万元、社会保险补贴445.2万元;全年城乡低保累计保障46784户80529人,发放资金15005.5万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和艾滋病生活救助体系。
三、倾心尽力,积极服务“三农”。贯彻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全年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惠民补贴资金5.3亿元;总投资8273万元实施254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善农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安排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资金2.7亿元,县财政每年单列3000万元专项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投入5000万元实施国家“粮食安全工程”。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着力化解农业风险。安排专项资金3968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3亿元保障美好乡村建设。
四、加大投入,保障经济发展。树立大财政理念,主动招商,积极理财,扩大投入,促进发展。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拨付扶持资金2671万元;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476笔11.8亿元;审核上报企业项目30个,获得财政补贴资金720万元;财政投入向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倾斜,培育经济增长点。创新投融资机制,依托政府融通担保平台,通过政策性贷款、项目贷款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扩大与政策性和各类商业银行的合作,运用PPP模式运作实施西部路网、安置房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大融资平台运行良好,全年获得批准融资额度56亿元。引进总投资额3亿元的环球嘉年华游乐园项目即将建成,预计年直接收入1-1.5亿元,拉动相关产业7-10.5亿元。
五、改革创新,提升绩效水平。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科学合理编制财政预决算,加大公开范围,依法向人大报告财政预决算。开展财政专户及预算单位存量资金盘活工作,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调整使用用途40673万元,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同级政府收回49188万元。全年完成政府招标采购项目72个、资金9268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402万元,节约率13.2%。做好政府债务报送、甄别及债券发行工作,建立动态管理和预警机制,确保政府债务处于良性可控中。六、强化管理,历练财政作风。举办全县财政干部春训班,开展“三严三实”和“六条戒律”主题教育活动,实行影像考勤,推进“三个清单”建设,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局机关效能持续提升。在财务管理和资金拨付上严格执行股室负责制,规范透明操作,加强资金监管和财政会商,实行乡镇财务互审,全局依法理财环境进一步优化。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开展全县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及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确保财政工作清正、财政干部清廉、财政作风清明。
赵文婷
新闻推荐
太和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0.3%安置帮教经验引全国关注
本报讯 近日,中央综治办以“安徽省太和县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措施”为题,刊发了太和县安置帮教四条做法,要求全国各地学习借鉴。近年来,太和县坚持以“帮教为手段、以安置为重点、以稳定为...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