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十二五期间太和县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中国梦着力将

来源:阜阳日报 2015-12-28 07:2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通讯员 严磊 史浩然

“十二五”期间,太和县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中国梦”,着力将太和打造成“医药之都、开放之城、生态之县、书画之乡”,为该县在皖北地区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事业发展成就斐然

   “十二五”期间,太和围绕“阜阳首位、皖北一流”目标,坚持速度、总量和质量、效益同步推进,注重发挥传统优势,深入推动改革创新,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大力推进“四化”同步,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该县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1.2亿元增加到183.9亿元,年均增长10.5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808元,较2010年增长1.66倍。财政收入增加到23.0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31.1%。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40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417.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9.2%。在积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民经济逆势上扬,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4:41.4:30.2。农业发展保持稳定,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百万吨以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主导作用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高位增长,2015年达到85.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74家。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发制品、塑化筛网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41.6亿元,增长33%,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86%。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安徽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落户太和。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户太和,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壮大;第三产业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达到130亿元,年均递增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依托全国最大的普药集散品优势,十二五期间每年举办“华药会”,2015年签订协议销售额近30亿元,华源物流医药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城乡市场购销两旺,市场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专业交易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作用开始显现,城镇化率达到38.1%。围绕阜阳副中心城市发展目标,高标准完成了《太和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确立了“东控、西进”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建设中“建新改旧”呼应并举,形成东西呼应、新旧联动的城市建设局面。完成旧城区0.7平方公里改造,推进西部新城中心建设,引领县城跨河发展。纳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着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城市品位有新的提高。美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完成40个中心村规划编制,22个重点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

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商合杭高铁太和站争取成功。完成椿樱公园项目。实施六大路网项目,新建改建67条道路,总长123公里。太和一中、中医院完成新建选址。统筹推进西部新城路、桥、房、馆、院、校建设。顺利完成城市主干道的行道树栽植、绿篱补植及部分地段的绿化提升工程,顺利完成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新增供水管网32.5公里。加大污水设施建设力度。顺利实施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城市文明创建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城区交通秩序、市场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状况不断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得到巩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以上,高考连续两年摘取全县文理科冠军。全面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建设服务体系加强,县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新农合医疗全面完善,县内住院率达到92.5%,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文体事业继续繁荣发展,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太和书画艺术节”,建成县体育中心,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太和清音省级传承基地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太和剪纸、太和泥塑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审计、统计、广电、气象、人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残疾人、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成效,推行政务清单制,按月公布政府重点工作,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政府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认真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建设。加大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信息公开力度,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0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成为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五年。财政民生投入快速增加,由2010年的5.9亿增加到2014年的45.9亿元,惠及全县170多万城乡居民。近三年来,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2107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人口、“五保户”供养水平有较大提高。“双百”活动、“依法治乱”行动深入开展,全县社会持续稳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城乡居民对治安的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连续5年排全省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期间,太和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业废水、烟尘、粉尘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达到91.6%;中心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7.19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年均增速控制在3.45%以内,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6%以上,实现了能源消费增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目标。严格把好项目环保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无总量控制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目前,全县各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环评执行率达100%。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太和县污水处理厂2号泵站投运。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责任管理体系,对“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进行大规模全面治理。

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

“十二五”以来,该县在教育方面全方位投入,多方面整合,坚持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前后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突出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取得明显进展。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升。依法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及时拨付。2011年全额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0247.9万元,2012年全额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1447.55万元,2013年全额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1423.8万元,2014年全额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2776.7万元,2015年全额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经费13744.8万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实现了逐年增长任务;完善贫困生费补助政策,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五年间,全县共有16997名中职生2011年全县共有243名初中贫困家庭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费共计23.98万元。中职资助金33.48万元,资助中职生2232人。2012年春季,普通高中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10898人次,受助资金659.5万元;校内贫困学生受助923人,受助资金78.9万元。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811人,受助资金67.365万元;为160名中职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共计12.3万元。2013年,发放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2321人次,共计34.815万元;发放5428名高中困难学生助学金328.2万元;879名学生免学费70.12万元;1124名学生享受校内资助金89.02万元。2014年,全县普高学校发放国家助学金9449人次,发放金额683万元;中职学校发放国家助学金616人次,发放金额45.5万元;免学费发放4139人次,发放金额599.9万元。三项共发放14204人次,发放金额1328.4万元。2015年,下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86万元。春秋二学期中央、省财政连同县级配套资金共下达914.8万元普高助学金,普高校内学生资助共拿出资金近145万,全县5563人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免学费资金达556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达71.5万元;全县中职学校拿出资金近28万。201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功申报贷款学生7092人,贷款金额5000.5万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

城区学校升级扩容,着力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十二五期间,城区已经新建了十一小、解放路小学、民安路小学、晶宫小学、晶宫幼儿园、城关中心校、九中、十一中、第十中学等学校。设计面积15.8万平方米,预计投入6.4亿元的一中新区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及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初步设计;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预计投入7500万元的曙光学校及建设面积1.8万平方米,预计投入4500万元的建设路小学均已完成立项及选址手续,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9455.4万元,为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添置了图书、实验室及音体美卫器材。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县高考成绩连续5年不断提升,稳居全市前列,2012年以来,阜阳市8名市文、理科状元,太和占了7人,3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2015年高考,太和又一次囊括阜阳市文、理科状元,全市文科前10名,太和县占9人,本科达线3673人,其中一本达线1478人。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工程,让“良知教育”枝繁叶茂。一批课改学校日渐成熟,区域影响力日益增强。胡总中心校力推“一标四环”出彩教育,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城关中心校探索构建了“五步十环”高效课堂模式,倪邱的“经锄学堂”,太和六中的自信教育……目前,课改学校基本实现了一校一模式,一班一特色。太和课改影响力日益彰显,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秘书长房涛、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专家,资深编辑梁恕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多次亲临课堂指导课改,并给予太和课改高度评价。全国第五届不同风格与流派课改名家论坛、全国骨干教师高端教学研讨会先后在太和成功举办。2015年7月,太和县教育局陈玉健局长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

该县还加大了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提升职教发展基础。加快了实施示范专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全面提升质量品牌;抓好中职招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抓好成人示范社区、街道、文化技校创建。民办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在普通高考中,该县累计有3000余名民办学校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民办学校成为公办学校的有力补充。

医药产业领跑全省

“十二五”期间,该县四大主导产业2012年完成产值74.1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7%;2013年完成产值100.5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2014年完成产值141.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18%;今年前三季度,完成产值148.6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61%。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每年都增幅都在33个百分点以上,而且是领跑其他主导产业。该县医药产业去年上升为阜阳市首位产业,今年省现代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又落户太和。

“一系列政策支持将逐步到位,加之我县还具有发展现代医药的一系列自身优势,只要我们用好用足上级政策,加快编制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政策引导、推进项目建设,做好加速崛起的一切准备,就一定会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采访时县委书记王玉峰介绍:医药产业具有6大特点。一是有产业基础。现有医药骨干企业57家、小微企业112家,近三年医药工业产值平均增速达40%,2014年,基地完成产值96亿元,预计今年完成产值135亿元,增速超过40%。初步形成了医药生产、新药研发、药品销售、医药物流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有龙头带动。华源医药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单体销售第一,去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在华源医药龙头带动下,太和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医药大市场,吸引了一批医药生产企业入住太和,带动医药工业发展。三是有发展平台。我们正在加快开发区和城管工业园融合发展,加快建设12平方公里现代医药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中科生物医药研发平台以及安徽省高端生物原料药公共服务平台。四是有科技支撑。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程研究中心1家,高新技术产品54个。采取柔性引进、合作共建等方式引进省百人计划4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先人才3人。国家火炬计划安徽太和现代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申报材料已报至国家科技部,并通过专家评审,12月9日将在科技部进行答辩。五是有政策支持。省政府把太和生物医药产业列为重点支持的十大高成长性产业,特别是,这次太和现代医药产业被列为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政策含金量高。六是有丰富的人脉。太和籍在外药商众多,一批成功人士实现了由“药贩子”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部分企业在业内具有话语权,这些成为太和医药产业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悦康、贝克、德信佳等企业是凤还巢的典型代表。

谈及十三五发展,王玉峰介绍:现代医药集聚发展基地是我们“调转促”的重点,是重中之重的首位产业,要集中精力,集中资源,着力攻坚。主要是抓好两大平台建设:一是加快12平方公里现代医药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一次性解决道路、管网、电力、地表水厂、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危废处理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问题。二是加快公共技术和共性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加快推进中科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平台。不仅要抓好平台建设,更要抓好产业发展。二是壮大产业集群。重点把握“四转”:“个转企”,就是扶持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化;“小转大”,就是扶持小微企业向规上企业培育转化;“药转康”,就是从生物医药向大健康产业衔接;“单转全”,比如贝克、悦康、德信佳等有希望培育成龙头企业的,在企业发展中就地发展配套,适当延伸产业链,发展成配套产业。目前,太和医药产业正处在加速聚集的阶段,我们要顺势而为,强化措施,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新闻推荐

最是湿地好风光

探访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十二五期间太和县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中国梦着力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