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产业集聚“链”动发展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7-09 08:4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太和县工业经济发展扫描

本报记者 关加加 本报通讯员 史浩然

   近年来,太和县全力推进工业产业走“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升级之路。如今,该县生物医药、发艺文化、工业滤布、有色金属再生等四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初步实现了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支撑由弱到强的转变,成为工业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源。

大市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太和经济开发区医药企业多、市场巨大,是我们选择落户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徽德信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存雷介绍说,企业2013年正式投产,先后研制生产出抗病毒、抗肿瘤类药物20多种,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

“的确,太和的医药产业受市场的牵引比较明显,可以说,选择投资太和就等于占领了市场。”太和县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太和医药商业有“买全国、卖全国”之美誉,其中龙头企业华源医药的销售行情被誉为全国医药商业的“晴雨表”,太和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医药集散中心之一。

大市场需要有大产业来支撑,同时也必定带动大产业发展。经多年发展,太和县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集群效应显现,实现了依商兴工、工商并举的重要转型,逐步形成医药生产、研发和医药物流协同发展的医药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医药生产企业有62家,去年37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产值50.8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1%。

“围绕打造‘千亿产业\’目标,我们将加快形成以医药商贸物流为龙头,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为主体,以制药设备、保健品、医药包材、医疗器械、中药材种植为补充,以科技研发、职业教育等综合配套为支撑的医药产业体系,不断促进医药产业集聚,增强产业链协同竞争整体实力。”太和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在2020年前后,全县医药工业总产值实现年均增长40%左右,着力把太和打造成“华东药都”,形成国内重要、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产业集聚区成县域经济增长源

位于太和县城关镇工业园区的安徽富泰发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种人发制品的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澳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今年4月23日,该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成为太和县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登陆新三板,不仅让公司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而且借助这个平台也可以展示出公司的特色,为后期扩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企业负责人杨彬说,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达2000多万元,同比增长8%。

素有“黑色黄金”美誉的人发产业是太和县一大特色产业,目前该县有发制品企业138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人发年加工能力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14年,该县发制品业实现总产值45亿元、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2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02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在医药、人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色金属、工业滤布等一批独具特色、难以复制的产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规模正在由小到大、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支撑由弱到强。

“目前,太和县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阜阳市唯一入选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十大高成长性产业,正在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太和县还是全国发制品、工业滤布的三大产业基地之一。”太和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个个支柱产业集聚发展,从“小个子”变成“大块头”,以强劲的带动力和辐射效应拉动太和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今年1-5月,四大主导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65亿元,同比增长30.69%,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8%。”

让集聚区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也是形成合理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太和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发展工业成功的经验就是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承载力,让集聚区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

在这一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太和县委县政府坚持抓主抓重,聚集要素重点帮扶,实施“四大”产业发展模式,即“优先发展生物医药首位产业、转型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支柱产业、聚力发展发制品和工业滤布特色产业”,走产业集聚、龙头带动,“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升级之路。

产业集群归根结底是企业的集聚,为延伸产业链条,太和县通过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创新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以磁场效应引凤来栖,形成企业竞合共赢的大格局。

具体实施中,该县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抓手,加快构建“一区多园、园中有园”的发展格局,加速推动县开发区与城关工业园的“两园融合”,实现无缝对接、资源共享,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重复建设并存问题。与浙江宝业集团合作,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兴业路、胜利路等4条道路正加紧施工,高标准建设2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与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投资8000万元新建地表水厂,引沙颍河水入园,解决开发区工业项目用水量大的问题;安排800亩土地,推进肖口园区用地整改;加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改造升级马集发制品产业园,开工建设8平方公里发艺文化产业园。

目前,“一区两园”及七个乡镇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5.44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2.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39家,其中规上企业204家。2014年,园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35.6%,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0.9%。

新闻推荐

合法出国务工 勤劳安全致富

本报记者 杨燕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产业集聚“链”动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