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加工和包装,一箱5斤重的红薯丁,能卖到70多块钱,比猪肉还贵。”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将红薯加工成红薯丁,再建立农超对接渠道保障销售,让太和县东范甘薯合作社负责人范吉中尝到了红薯深加工带来的甜头。
隆冬时节,太和县赵庙镇东范村里一派繁忙景象。自从去年12月16日购买的大型烘干机运转以来,范吉中每天都会和10余名合作社社员忙着加工红薯丁。经过冲洗、切片、烘干等工序,一个个圆溜溜的红薯变成了棱角分明的红薯丁。“一天下来,能加工1200多斤。这批红薯丁是合肥万家福超市预订的,一箱子5斤重,能卖78元。”指着一箱箱刚刚包装完毕的红薯丁,范吉中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介绍说。
2014年,东范甘薯合作社种植红薯1000余亩,共收获红薯500多万斤。收获后,市场上红薯价格偏低,对外批发价仅为0.4元/斤,利润非常少,远低于正常预期。为应对市场低迷的实际情况,2014年底,范吉中谋划着用深加工来提高收益。
“因为去年初的时候,我尝试过红薯丁加工,所以这次市场价一跌,我立马就想到了深加工这条路。”范吉中说,2014年初,他从外地购买了红薯冲洗机、切片机。本以为能够获得不错的效益,没想到,加工出来的红薯丁还未来得及晒干便遇到阴雨天气,其中大量发霉变质,给合作社带来了巨大损失。这次尝试让范吉中吸取了不少教训。去年11月份,范吉中又投入20余万元从山东一家企业引进了大型烘干设备,并与太和苏果、合肥万家福超市等签订了60吨红薯丁的销售订单,终于解决加工经营中的一系列问题。
“以前,因为种的比较多,红薯从地里刨出来就得赶紧卖,生怕放坏了。现在不同了,加工出来的红薯丁是原汁原味的,不风化、不氧化,口感也很好,放个十天半月没问题。”范吉中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不经过任何加工的红薯,10斤才能卖4块钱左右,但通过深加工,10斤红薯能够制成1.5斤红薯丁,再经过包装,便能卖15块钱以上,单价比前段时间的猪肉价格还高。“前后差了十几块钱,不发展深加工,啥红薯能卖出这个价?”
“除了加工红薯丁,我们还留了近70万斤原薯用来培育薯苗。”范吉中说,红薯深加工的可观效益,提升了大伙经营农业的意识,目前合作社还打起了红薯苗培育、出售的主意,“这两年种红薯的多了,红薯苗销量肯定也好啊,要按往年2块钱一斤的价格计算,我们攒的这批红薯最少能卖100多万元,还是比卖原薯有赚头。最关键的是,这样既规避了单一化发展的风险,又提高了种植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张飞)明知“酒驾”后果,依然心存侥幸驾车上路,结果被执勤交警逮个正着,致使辛辛苦苦考取的驾照,刚拿到手没多久便被注销。近日,家住太和的司机李某为自己的“贪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