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新风新貌过新年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2-08 10:3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坟台镇尹庄村春节见闻

本报记者 关加加

年年过春节,岁岁有不同。1月30日(农历大年三十),记者来到太和县坟台镇林庄村尹庄自然村,只见家家户户门上已贴上了崭新的春联、吉祥的“福”字,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中国结,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浓浓的年味在村中弥漫。

下午3时许,记者走进村民关超家中,只见一家4口正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今年41岁的关超一直在江苏无锡从事建筑行业。近几年,摸到门路的他当起了包工头,走上了承包工程的道路,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去年3月份,关超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二层小楼。

“以前,村民们都是散居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房屋低矮、设施简陋,且人畜不分离,卫生条件极差,根本谈不上舒适。”关超说,近年来,大家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鼓了腰包,大部分村民都翻建了新楼房,大大改善了居住条件,“富裕起来的村民花钱也更大方了。以前村里人穷,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好几年都不回来过年。现在,坐火车、乘飞机回来过年的越来越多了。”

正说着话,院外传来几声汽车鸣笛声。“大伯,俺把车给你开回来了。”关超的侄子将一辆轿车开进了院子。关超边指挥侄子停车,边自豪地对记者说:“这是我去年6月份买的小轿车,花了8万多元。有了车,回家过年、走亲访友都方便多了。”

在记者的印象里,几年前,不少村民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走亲访友,距离远的,甚至要在路上花一两个小时。如今,平坦的水泥路通到各村各户,村民们的交通工具基本都换成了电瓶车、摩托车和小轿车,以车代步正成为广大农村的一道新风景。

“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妪要个金簪子,老头要个新毡帽……”这段童谣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带点新年礼物是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过年送礼也在不断地变化。“往年春节,我都要给爱烟酒的二叔送两瓶好酒和两条好烟。”

村民尹宏伟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不少“80后”、“90后”拜年很少送烟酒,而改为“送健康”,“今年我就决定送给二叔一箱纯牛奶、两袋核桃粉、一篮鸡蛋,再加一箱新鲜水果。”

70岁的关金鹏是一名退休老教师,说起新年礼物,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十多年前过春节,孩子们都是挎着筐来拜年。”关金鹏说,那时候,物质生活没有这么丰富,两包油纸包装的甜点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现在礼品可丰富了,今年闺女给我买了个电动按摩洗脚盆,晚上睡前泡泡脚,很舒服。”

在众多变化之中,永远没变的是村民们那份浓浓的乡情。在外地从事装修工作的村民关宇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现在的村庄环境整洁、道路平坦,村民们吃的是绿色菜,喝的是自来水,住的是小洋楼,晚上出来遛弯还有路灯……”关宇告诉记者,多年来,他在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学到了很多技术,时机一旦成熟,他希望能实现返乡创业的梦想,“在党和政府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的扶持下,相信咱的日子一定一年更比一年好!”

聊着聊着夜幕降临了,村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亮了起来,映红了村庄,也映红了农家人的笑脸。

新闻推荐

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宁克忠记者近日在太和县采访时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宁克忠)记者近日在太和县采访时获悉,随着今年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逐渐升温。在该县各大农机销售网点,每天都有大量的农民询问补贴标准,购买新型农机装备...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春管服务到田间2014-03-03 10:28
评论:(新风新貌过新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