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遗体烧了怪可惜的,身上的健康器官可以用来救人。听到苗为民老人的事迹后,更坚定了我百年之后捐献器官的信心,今年3月,我在苗为民爱心社填写了捐献眼角膜申请登记表。”省人大代表、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志愿者王静老师告诉记者。
共产党员、太和县原政法委副书记苗为民老人一生扎根基层、俯首为民,用微薄的工资收入帮助2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读书梦,并长期免费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身患绝症弥留之际,写下遗嘱献出老宅作为乡村图书阅览室。
去年3月24日,身患胆囊癌的苗为民在病床上签下了承诺书,将他的遗体器官作为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捐献给国家,救助病人。 4月10日,老人不幸去世,4月13日,巢湖学院大三学生余超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
2013年1月16日,以苗为民老人名字命名的爱心社——苗为民爱心社成立,这是省内首家县级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服务队。
服务队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呼吁全社会关注重视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的行列,鼓励公民自愿支持捐献工作。
日前,苗为民爱心社秘书组组长赵恩起告诉记者,服务队成立后,已有40名志愿者填写登记表,愿意在百年之后将眼角膜捐献出来,其中有10人愿意捐献遗体。
苗为民爱心社志愿者李小瑞说,以前在医院里陪弟弟看病,看到好多人因为没有合适的器官配对,生命垂危,而有些人因为某些原因去世,身上健康的器官也随遗体火化掉,非常可惜。于是,就萌生了百年之后捐献器官的愿望,苗为民爱心社的成立,让她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4月13日,她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
苗为民爱心社志愿者王德志则表示:“捐献眼角膜是受苗为民老人的影响,我认识到人死后遗体火化,不如捐献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赵恩起还自豪地向记者透露,苗为民爱心社的志愿者不仅愿意在百年后捐献遗体或者器官,他们中的一些人当下就已开始帮助有困难的人,爱心社已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 “爱心”社。
爱心社志愿者捐献了几十本图书给苗为民图书室;志愿者王德志去年12月在省立医院捐献了干细胞;志愿者赵斌自愿每月资助400元,给阜阳市的一位贫困中学生;爱心社的志愿者还多次向太和县赵庙镇生活困难的巴某捐献衣物,仅今年3月,爱心社就给巴某提供了衣物20余件。
“等我老了,也会学习老人的博爱精神,捐献遗体和器官。”接受苗为民老人眼角膜移植的大三学生余超的话,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是可以“传染”的,爱心的火炬是可以传递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苗为民爱心社一定会将爱心不停地传递下去,会用爱的光辉照耀困顿者的心灵。
本报记者胡明兵实习生徐祥达
图为器官移植手术前,医生在向遗体默哀致敬。
新闻推荐
瞧一瞧,哪些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安徽省公布41家三级医院治病指标,省级医院最贵
我省公布41家三级医院治病指标,省级医院最贵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