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太和新闻 > 正文

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当选2009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安徽“麦王”何以屡创纪录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01-22 13:41   https://www.yybnet.net/

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在皖北大地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不断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07年小麦最高单产607.3公斤、2008年小麦最高单产631.9公斤、2009年小麦最高单产718.2公斤。他所种植的千亩连片小麦高产攻关田连续三年平均亩产超600公斤,是全国小麦平均单产320公斤的2倍多。他就是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的全国种粮大户徐淙祥,被誉为安徽“麦王”。 1月19日,“麦王”徐淙祥又获得了一项新的荣誉,他被评为2009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低洼地变高产田

徐淙祥早年参加过农业技术学习,是一位乡村技术员。二000年以前,阜阳市太和县张槐村和黄淮平原很多农村一样,村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举家搬进城市,农田抛荒严重,加之种植管理粗放,全村小麦亩产普遍较低。特别是分布在张槐村付秦沟两岸低洼田野里有5000多亩低洼地,人称“低洼田,大湖坡,种下不保收,旱涝灾情多”,正常年景小麦亩产不足300公斤。他见村里的粮食产量上不去,心里着急,便在2001年主动要求承包村里的低洼地。

为了打消村里人的疑虑,徐淙祥与村民签订了联产承包协议,村民按照他的要求统一播种施肥管理,他保证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比承包地外的产量高出20%。如果达不到这一指标他赔偿不足部分,达到了规定产量他只收取超产部分的20%作为有偿承包费,其余全归村民所有。结果第一年他所承包的300亩小麦平均亩产800斤,比承包地外的麦田增产20%以上。村民们信服了。2002年徐淙祥的承包田快速发展到1500亩,这一年小麦平均单产又提高了100斤。 2003张槐村40%的土地都纳入了徐淙祥的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小麦单产历史性地跨上了1000斤的台阶。从2004年开始,徐淙祥的小麦示范基地又从低洼地向外延伸扩大,2006年全村7000亩麦田都被容纳进来,小麦平均单产超过了1100斤。现在在张槐村及其村庄的万亩麦田上,徐淙祥可是名副其实的“总经理”,在当地农民的心目中他是响当当的种粮明星。在安徽省太和县农村一百多万村民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优质高产多打粮,快找劳模徐淙祥;节本增收靠科学,亩超千斤有把握”。

“徐氏栽培法”皖北推广

徐淙祥对记者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农业科学技术,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他在30多年的小麦种植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增施、二示范、三改革、四推广、十统一“的“徐淙祥栽培模式”,小麦由低产变高产,由高产变超高产。

“麦收三件宝:穗多、粒多、子粒饱。 ”徐淙祥告诉记者,小麦亩产量,决定于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要保证这三要素的协调生长,一是取决于品种增产潜力、抗病性、抗倒性和株型结构,光合能力,不早衰等;二是在栽培中是否能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和丰产性;三是在栽培中能否科学利用天气,促进穗多、粒多、粒饱。因此,准备是前提,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收好是保证。

“徐氏栽培法”的采用,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麦农收益也同步提高。徐淙祥介绍到,以亩产1400斤为例,农户每斤麦子的投入约0.45元—0.5元,亩投入在600元左右,每亩毛收益1300元,比一般麦农的每亩毛收益提高400元。

为了大力普及小麦种植新技术,徐淙祥把自己研制的“中低产田小麦亩超600公斤节本增收技术”以农谚顺口溜(本报曾报道)的形式介绍给农户,形象、生动、易学、易用,效果立竿见影。如今,“徐淙祥栽培模式”已在安徽省皖北麦区得到大面积推广。

小麦生产标准化

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展,如何保证“徐淙祥栽培模式”得到统一推广?他在2005年成立了太和县优质高效农业合作社,下设技术培训组、良种繁育组、高产攻关组、低产改造组、无公害监理组、植物保护组、节水灌溉组、农机维修组、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组、科技信息组、农业试验示范组等。开展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定单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合作社会员通过商定,确定农作物种植类型,确定面积,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施肥、统一供种、统一防虫、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合作社建立四年来,不仅小麦单产一直稳定在千斤以上,而且通过统一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统一机播等批量式的购买方式为农民减少了小麦种植投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都是通过统一采购,可以压低采购价格,这样徐淙祥每亩地为农民多省40元钱以上。合作社和太和县种子部门签订良种繁育收购合同,按高出市场价10%—12%出售给县种子部门;不能做种子的,按每斤高出市场价2分作为优质麦统一出售给面粉加工企业。

单产仍可稳步提升

徐淙祥告诉记者,根据安徽省皖北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小麦单产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从目前平均单产600多公斤看,仍有增产潜力可以挖掘。他现在正在申请国家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小麦产量的提升进行硬件建设。随着土地肥力的提高,田管技术的跟进和服务的配套,小麦产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徐淙祥在2009年 “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晚会上语带深情地说:大地丰收、农业增效、村民增收是最让我感动的!为此,他在提高小麦产量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文/本报记者 喻寒松

图/袁家权

新闻推荐

农民,让城市更美好——从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开去

从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开去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当选2009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安徽“麦王”何以屡创纪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