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
华裔美籍教授何大一发明“鸡尾酒疗法”。
1981年,美国纽约和加州的两家医院几乎同时接诊了5名特殊的病人,这几位男性都在近期出现“胸闷气短、干咳不止、剧痛疱疹缠身”等病症,均治疗无效后死亡。随后,全美出现了更多类似病症,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免疫系统全面崩溃。
同年9月24日,在病因仍旧不明的情况下,这种病有了它的现代名字。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首次使用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来称呼这一疾病。在中文里,它被称为艾滋病,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度被视为绝症。
21世纪以来,新型抗艾药物层出不穷。6大类30余种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连同“鸡尾酒疗法”一起,将艾滋病这一“世纪绝症”变成了一个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
但科学能杀死病毒,却无法控制人心。艾滋病既与复杂的社会议题紧密相连,又作为一种隐喻象征某些身份或行为。社会对其的讨论远超出生理疾病本身的范畴。艾滋病的历史不但是一部疾病史,更是当代史。
病毒:从黑猩猩到人类
1981年美国5名特殊病人是艾滋病首次被报道,但却不是第一次出现。医学界相信,非洲、美洲地区早已出现了疑似艾滋病患者。
1983年至1986年间,法国巴德斯研究所中心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肿瘤研究院先后从患者血液和淋巴中分离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以及人类噬T细胞病毒Ⅲ(HTLV-Ⅲ)。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艾滋病病毒(HIV)。
而HIV病毒究竟来源于何处,又是如何传播到人类身上的,至今尚无明确定论。绝大多数意见认为,该病毒最早存在于非洲中西部猴子和猩猩的身上,而第一次跨物种传染是在大约100年前的中非最大城市、而今刚果(金)的首都金沙萨。
而研究者则在黑猩猩体内发现一种称为SIV病毒,这种病毒和人类体内的HIV病毒非常相似。黑猩猩会猎食红顶白头翁和鼻斑猴。这两种猴子带有两种不同的SIV病毒,黑猩猩可能分别感染这两种SIV病毒。这两种SIV病毒结合起来会变成第三种病毒,叫做SIVcpz,它能在黑猩猩之间互相传染。有研究认为,在人类生活与之产生密切联系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给了人类。
从非洲殖民地到全世界
艾滋病病毒最初从动物传给人,只是它扩散成为流行病的很小“窗口”。有两个地方成了传播中的“扩大器”——刚果的金沙萨和海地。
上世纪20年代,刚果民主共和国还是比利时殖民地,而金沙萨刚刚成为首都,成为了许多年轻男性的淘金圣地,同样也聚集了许多性工作者。城市人口增长、繁忙的运输网络、性交易增加以及未经消毒的注射行为等,使得HIV病毒传播开来。
上世纪40年代末期,每年超过100万人途经当时中非最大的城市金沙萨乘火车出行。艾滋病病毒由此从金沙萨传至刚果(金)最南部和最北部的城市,那里连接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成为最早的次级传播中心。
二战后的独立浪潮则把艾滋病病毒带到了大西洋西岸。其间,海地成为HIV传播路径上的另一个重要地点。上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患者主要集中为血友病患者和美国同性恋人群,这说明病毒通过血液与性行为两种主要途径传播。
加拿大魁北克谢布鲁克大学的传染病专家雅克·佩因认为,海地太子港的Hemo-Caribbean血浆中心是“扩大器”:卫生条件极差,每个月卖血者多达6000人,每月给美国输送约6056升的血浆。
从此,艾滋病的现代史拉开帷幕。
“鸡尾酒疗法”与疫苗之困
因为传播迅速、致死率高,艾滋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2001年,联合国报告称,艾滋病已成全球人类的第四大死因。自艾滋病病毒发现和流行以来,全球有超过7000万感染者,其中3500万患者死亡。
治愈艾滋病成为现代医学界重要攻克方向。虽然艾滋病至今仍无法治愈,但在治疗方法上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艾滋病出现的前六年,人类面临的状况是无药可治。直至1987年3月19日,首个抗艾药物齐多夫定获批上市,从研发到临床运用只用了20个月。时至今日,齐多夫定依然是抗艾的有效药物之一。
在人类抗艾进程中,“鸡尾酒疗法”创始人、华裔美籍教授何大一的研究发现,彻底改变了艾滋病治疗的格局。艾滋病患者服用单一药物很容易出现耐药性。于是何大一团队发现,如果一次向患者提供3-4种不同的药物,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鸡尾酒疗法”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艾滋病的治疗现状,成为了标准疗法。
21世纪以来,新型抗艾药物层出不穷。6大类30余种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原先的“世纪绝症”变成了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
但要结束艾滋病全球流行,HIV疫苗至关重要。只可惜,自1998年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艾滋病疫苗试验开始,已知进入临床试验的HIV疫苗有超过上百种,但至今尚无有效疫苗投入临床应用。
中国抗“艾”进程
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起艾滋病病例,此后从沿海等地开始向内地扩散。但中国整体上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国家。
根据官方估算,至2018年底,中国大陆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尽管数量不小,但流行率仅为万分之九。
对于我国艾滋病防治来说,2004年是值得关注的一年。2004年2月10日成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这标志着艾滋病防治国家级统筹机构的正式成立。当年也是国家出台艾滋病政策最多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政策相继出台。
同时,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测人员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为艾滋病感染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上学、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
消除艾滋病歧视
歧视和羞耻感让社会面对艾滋病问题时,常呈现出失声和猎奇两个极端状态,这同困境一起,造成了艾滋病患者的被孤立。
千禧年之后,有关艾滋病的讨论议题更多地在其社会性问题上。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都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其中被普遍认为最有意义的一项是支持“身份保密”条款,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能够被匿名记录在档案。
为去除污名化,不少国家也发布了相关的条例或法案。中国在《艾滋病防治条例》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作为国内首个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团体,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负责人张颖曾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经过现有的母婴阻断,艾滋病夫妇完全可以生下健康后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发使用,治疗层上不再谈“艾”色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当前医疗技术下,艾滋病已从毁灭性流行病变为可管理的慢性病。
国际社会经验表明,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推进及改革,对解决或缓解艾滋病问题极其重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付诗晨
参考文献
1、《“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郝阳,崔岩,孙新华,郭巍,夏刚,丁正伟,秦倩倩,刘清,王丽艳,汪宁,吴尊友 2014
2、《瘟疫的历史》肖水源,刘爱忠2004
3、《全球及中国艾滋病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和死亡特征》王勇,黄匡时2018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肖思思胡拿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可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1月24日晚,在这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128名广...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