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从“吃饱”到“吃好”

来源:阜阳城市周报 2018-12-14 10:58   https://www.yybnet.net/

城市周报记者张凌庞诚/文、摄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40年来,阜阳市居民对“食”的追求,经历了吃饱、吃好再到吃健康的转变;食物的种类、品质以及就餐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代:粮食凭票供应

1960年出生的毛羽灵,上世纪70年代正上中学,家里吃的最多的就是红芋了。母亲为了改善伙食,会腌制一些西瓜酱豆,还有酸豆角、咸蒜瓣、辣白菜。“大多数时候都感觉吃不饱,只有等父亲发工资和粮票了,家里才会蒸上一回白米饭。”毛羽灵回忆说。1978年以前,物资比较匮乏。粮油、肉、糖等都是凭票供应,所以当时真的是“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

毛羽灵家中兄妹6个,父亲是一名工人,当时每个月4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28斤粮票,就是全家一个月的生活用度了,只能勉强度日。所以,一家人只想着吃饱,完全不敢奢望吃好。

80年代:能方便地吃上肉了

上世纪80年代,物资渐渐丰富起来,但蔬菜品种仍不太多,尤其是皖北的冬天,冬储的大白菜、土豆、萝卜仍是百姓餐桌的主角。1984年,毛羽灵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日子也越过越好。“节假日能吃上番茄炒鸡蛋、青椒炒肉丝,过年吃顿肉饺子也不再是奢望。”

比起母亲毛羽灵童年物资的匮乏,儿子陈俊翔的童年就幸福多了。陈俊翔的童年记忆里开始有了零食的概念。80年代末走街串巷卖面藕等零食的生意人多了起来,儿子一听到吆喝声,总会软(硬泡地嚷着买点。

“那时候的孩子,夏天吃上一根老冰棍,吃上一碗麦仁酵子,能开心两三天。”毛羽灵说。

90年代:餐桌日渐丰富

上世纪90年代后,日子慢慢好起来,家中不仅有了余粮,食品也丰富起来,许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终于告别了冬天只啃萝卜白菜的日子。“我跟丈夫工作稳定,也就一个孩子,日子越过越好,餐桌上的鸡鱼肉蛋基本上没断过,新鲜水果也是随吃随买。”毛羽灵说。

渐渐地,阜城有了越来越多的餐馆,1元10根油条,1毛5一个烧饼,5毛钱一碗咸麻糊,一顿早饭块把钱。进餐馆尝鲜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谁家有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待客,省事儿又体面。

“兜里不寒酸了,节假日一家人偶尔也会到餐馆撮一顿。”毛羽灵微笑着说。

新世纪以来:饮食讲究科学合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活越过越好,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2009年,毛羽灵的儿子成家,很快就有了孩子。毛羽灵为了一家人的健康,对待“吃”越来越注重:“蔬菜要吃无污染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食用油要吃非转基因的。”

比起毛羽灵儿子陈俊翔的童年,孙子陈天佑的童年就更加幸福了。“随时随地想吃什么,点个外卖就能送到家。”陈羽灵说。

居民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提升,对饮食的要求也更进一步,除了各色中餐,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烤肉、泰国菜等外来美食也纷纷进驻阜阳市,不出阜城便能吃个尽兴。

新闻推荐

阜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49次主任会议 胡明莹主持

本报讯(通讯员张翼)12月12日上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49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明莹主持,副主任王长安、高子球、...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吃饱”到“吃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