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云 如果有人问我,历史上的阜阳人你最喜欢哪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欧阳修!他虽然是外乡人,却任知于此,归隐于此,终老于此,所以世世代代的颍州人认为,他对颍州的感情之深前所未有,对颍州景色的描绘之美风光无限,为颍州创作的诗词之多无人能比,这一切甚至胜过一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把欧阳修认同为阜阳人当然无可非议。
这不是我个人偏爱,自古民心是杆秤,“欧苏旧制”的老百姓淳朴憨厚,重情好义,倘若搞个民意测验,历史上哪位名家在阜阳人的心目中最受爱戴,最受欢迎,无论别人怎样看,我感觉得票最多的肯定是欧阳修。
欧阳修是大政治家,大诗人,也是颍州太守。近千年来,宋、元、明、清到民国,无论颍州、顺昌、阜阳,历朝历代州府的一把手如何走马灯似的更换,有不少好官留下诸多政绩;也不说千百年来,骚客文人怎样在这片土地上烟云般的来去,有许多名家抒写了赞美的诗词,但怎么也找不到一个人能与欧阳修齐名并肩,更没有哪个能超越欧阳修。
历史上,一个地方因一个人物成名的不多,岳阳人喜欢范仲淹,因为一篇《岳阳楼记》,留下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情怀;南昌人喜欢王勃,因为一篇《滕王阁序》,留下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欧阳修为颍州留下了一个“西湖烟水是我家”的“精神家园”,阜阳人喜欢他的程度可想而知,无人能及。
从古至今,阜阳人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欧阳公由衷的喜欢,是尊重敬仰,缅怀思念,是淮北平原上老百姓的民心所向,是颍河儿女代代相传的朴素情感,尽管经历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却一直像颍水一样长流不息。
在这个“精神家园”里,有欧阳修知颍时兴农桑,修水利,心系百姓,造福于民的政绩;有他一生八次到颍,写下160多首知颍、思颍、归颍,为颍州增添风采的诗篇;有他筑岛路,修三桥,整治西湖规模大成的宏图;有他招引了诸多文士才俊兴会颍西湖,吟风弄月,雅聚畅怀,从此颍州名重一时的名望;有他所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而且影响当代,启迪后人,传诵至今的《归田录》和《六一诗话》等巨著……
特别是欧阳修兴建西湖书院,开创了颍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私合办的书院,更是功不可没。书院前有露台,中有四贤祠,后有梧月柳风堂和绝胜亭。书院良好的攻读诗书氛围,促成了求学之风的盛行,为颍州造就了一批人才。“西湖书院”残留的遗迹虽然不多,但都与欧阳修有千丝万缕的文化渊源,至今依然闪烁着中华民族重教兴学的宝贵精神。
欧阳修饱含着热情,用诗词文章描绘了一幅北宋时期颇具颍州特色的《清明上河图》,这令人动情的“精神家园”,浓缩了历史烟云,沉淀着厚重的文化,把当年颍州西湖的胜概诗化,把颍州的民风民俗成文。北宋年间士大夫宴游颍西湖的一觞一咏,市井之徒的画船载酒的醒醉喧哗,城郭人民的风俗游乐,真实生动地尽显其诗词中。诗文虽然不比画图那般写生逼真,但更有意境,更有内涵,予人美妙的想象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欧阳修虽是外乡人,但他为这方土地创造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营建的“精神家园”,九百多年一直滋润着这方土地,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子子孙孙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诗意。这“精神家园”凝结着阜阳人近千年的回忆念想,寄托着世代人们的期盼向往。
我在孩童时,最早接触到的古诗词是《采桑子》,以为“轻舟短棹西湖好”描写的是杭州西湖,也不知欧阳修是何许人。当我知道这么美的西湖就在我身边,那种对家乡的热爱,对人间沧桑的慨叹,诸多的乡情充盈了我幼稚的精神世界。刚步入人生,就无意之中走进了欧阳修的“精神家园”。
感谢欧阳修,他是我诗词文学的启蒙先师,少年时读欧阳修一知半解,如隙中
新闻推荐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主业主责意识,全面推进支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根据局机关党委《...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