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风光)贴上一张二维码,顾客消费只要扫一扫就能“埋单”。商家收钱更方便,每一笔生意也均实现了数字化。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这样的商家有了共同的名字——“码商”。记者从网商银行了解到,目前,阜阳“码商”超过100万个,位列全国城市首位。
支付宝到账8元!听到熟悉的付款通知,阜城莲池路口烟酒店老板郑超对购物的顾客点头微笑。2017年初,郑超的商店附近,越来越多的商家甚至是在店外摆摊的小吃摊,都开始通过支付宝或微信“二维码”收款。
“收钱非常方便,而且也好对账。”郑超说,以前,他每天都要花不少精力在防假币、找零钱上,现在一天几千元的流水,大部分都直接进入网络账户,省去了不少麻烦。
根据网商银行最新发布数据,在阜阳,像郑超这样的“码商”目前已超过100万个,数量甚至超过商贸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位列全国城市榜首位。
这些“码商”涉及线下各式业态,现在也已不再局限于收付款,而是越来越普遍地尝试小小二维码背后的经营分析、账务管理、理财、保险、贷款、信用等多维金融科技服务。
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涌现,阜阳“码商”队伍还有望进一步壮大——来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市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3.59万户,同比增长28.9%。其中,新增私营企业9952户、个体工商户2.4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增量继续排名全省第二。
新闻推荐
丁友星应连新是个多面手。他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写评论,还写歌词,写相声,写小品,写快板……上世纪80年代,他就踏上了文学创作...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