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潘金铭 记者 冯启俊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 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轻轻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夕阳斜照的下午,颍州区苗桥小学二(7)班的学生正在高声吟诵《街头》这首童谣,语文老师张抱岩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童诗的美妙。
在苗桥小学二(7)班的墙上,贴满了这群小诗人自己创作的童诗。“我经常告诉孩子们,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童诗童谣表达出来,只要你有一颗诗心,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张抱岩说。 8岁的他们爱上写童诗
“母亲像无边无际的天空,我是天空中的小鸟。在天空的怀抱中,永远跑不掉。”这是二(7)班李子晴所写的童诗,今年8岁的她,学习童诗写作已经一年了。在她的写作本里,一页页地写了许多童诗,有关于节假日描写的,有记录身边景物的,也有赞扬母爱的。
和李子晴一样,二(7)班的杨弋也喜欢写童诗,他在自己创作的《调皮的小溪》里,用“抢”、“睡着”、“顽皮”这些字眼,把水枪被小溪冲走的这件事,写成小溪仿佛在与他逗乐的趣事,孩子的童真和丰富的想象力一下跃然纸上。
最初,杨弋并不喜欢写童诗,“本来作业就已经很多了,还要写童诗,这么多作业堆在一起,想想都头大。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渐渐地爱上了写诗,因为如果写得好,还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或者被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面。”
童诗教学班是张抱岩一力促成的。1981年出生的张抱岩,本身就是一位诗人,现为省作协会员,近年来先后在《诗刊》、《诗歌月刊》、《青年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数百篇诗文,出版了《蓝色月光》、《挤压在时间里的伤》等5部诗集。
2017年,他进入苗桥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为什么不在语文课堂中加入童诗教学呢?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吗?”校长卢大荣这样问他。在校长的启示下,张抱岩开始尝试在语文课堂中穿插着童诗教学,引导孩子进行童诗写作。用诗意滋润孩子的心灵 说干就干,刚接手班主任的工作,张抱岩就开始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童诗教学,有时一周上一次课,有时两周一次。每节课后,张抱岩都会给孩子布置作业,鼓励他们把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平时孩子们去到农村或其他好玩的地方,张抱岩都会要求孩子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思,在家长或者老师的辅导下写作成诗。
在他看来,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想象力一旦被打开,创作的灵感就会迸发出来,对他们的作文写作、阅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学生们都会背诵《道德经》、《二十四孝》,但在张抱岩的课堂上,学生们除了要会背《二十四孝》,还要用童诗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学生臧朝阳在学习《二十四孝》后作了这样一首诗:“古代有个舜帝王,母亲早死伤心肠。父亲继母狠心肠,又放火来又填
新闻推荐
6月5日,市直工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习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平在6月4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