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30年前,冯文光先生捐献出480件名家书画 这些天,珍贵藏品在市博物馆展出

来源:颍州晚报 2018-06-13 01:02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提示

从位于颍泉区泉源社区的中泰名城,到清河路上的市博物馆,最近几天,董兆乾一直都在这条线路上来回奔波。他的老师、阜阳已故收藏艺术家冯文光先生的收藏展在此举行已近半个月。这是冯老生前的收藏品30年来首次与阜城市民见面。

民间收藏家,用一生维护书画珍品

冯文光,1916年生,字半知,号冷香斋主,阜阳知名书画收藏家,1995年辞世。1988年,时年72岁的冯文光不顾家人的反对,将苦心收藏的480件名家字画全部无偿捐赠给了阜阳市博物馆。

说起30多年前与老师的交往,董兆乾不胜唏嘘。上世纪80年代初,董兆乾在阜城从事书画装裱,经人引荐结识了冯文光,并为冯老的艺术修养所倾倒,遂拜冯老为师,学习书画收藏知识。

“老师的一生,就是与书画藏品相伴的一生。”董兆乾说,冯文光年轻时是阜阳柴油机厂采购员,借助工作的便利,脚步踏遍全国大江南北。每到一处,他都会打听拜访当地的书画名家。在那个生活普遍困苦的年代,这无疑是件奢侈的事情。

一桶大豆油、几块枕头馍,甚至是一小筐红薯,冯文光就凭借随身携带的特产、一些简单的礼物,从各地书画名家手中求得珍贵的墨宝。

“远到唐宋明清,近到民国时期,老师把他所有的收入都用于书画收藏。”董兆乾说,冯文光的收藏最多时达到2100多幅。文化部门曾分别于1958年和1962年,从冯文光的藏品中精选出500多幅,在阜阳地区群艺馆和文化馆举行收藏展。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大部分藏品被损毁。

捐献国家,愿艺术瑰宝永久留存

1988年,冯文光不顾家人反对,将自己收藏的480件名家字画全部捐献给了阜阳市博物馆。董兆乾说,老师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认为能将书画作品妥善保管的,只有博物馆这样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机构。

在市博物馆二楼的展厅内,陈列着30年前冯老捐献的百余件书画藏品。董兆乾说,其中一幅当代著名书画家程十发的《牧童放牛图》,市场价值已经达到30余万元。

市博物馆馆长刘健生说,近年来,市博物馆接受社会捐赠非常多,但是像冯先生这种大批量集中捐献的,仅此一例。其中,不乏程十发、丰子恺、启功、孔小瑜等书画大家的真迹。

刘建生说,由于冯文光捐赠的这批字画异常珍贵,加上当时技术所限,出于保护考虑,博物馆一直没有公开展览。如今,随着文物保存技术的成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博物馆也积极响应国家“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决定让冯文光的毕生心血公开示人。

市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市博物馆一般的临展展期为3-15天,而冯文光的收藏展,展期初步定为150天。为个人收藏举行展览,展品之丰富,时间跨度之长,这在阜阳市博物馆的历史上还是首次。由于场厅条件有限,此次共展出百余件藏品,其余藏品也有望陆续与市民见面。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 文/摄

新闻推荐

民俗展演迎端午

6月9日,阜阳市民间艺人在颍州区鼓楼广场表演民俗舞蹈《骑犟驴》。当日,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包粽子、...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30年前,冯文光先生捐献出480件名家书画 这些天,珍贵藏品在市博物馆展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