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临泉新闻 > 正文

不同的记忆 不变的情怀 本报记者 陈春怡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9-21 16:55   https://www.yybnet.net/

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在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社会在快速变迁,不同年代的人,对中秋节有不同的记忆。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老、中、青三代人,探寻他们的中秋记忆,感受时代的变迁以及不变的情怀。

中秋是清贫中的阖家欢

“现在日子好了,但节日氛围也淡了,一家人想凑齐都挺困难。”提起中秋,今年68岁的刘雪华首先想到的是“遗憾”。自从老一辈相继去世,兄弟姊妹们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

刘雪华来自一个多人口的大家庭,兄弟姊妹十个,她排行老七。为了照顾孩子们,母亲放弃了工作,父亲摆个茶摊维持全家人生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人住在老蚌埠饭店附近的平房里,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和和美美。现如今,月饼早已成了家家户户中秋节的“标配”。但在刘雪华的记忆里,有关月饼的回忆最早也要追溯到六十年代后期。“以前日子穷,哪有闲钱买月饼。十几岁往后,月饼才算进了家门。”刘雪华告诉记者,即使后来年纪稍长,日子过得不再那么紧巴,月饼依然属于“奢侈品”。每逢中秋,称上一斤四块月饼是家里了不得的一笔开销。节日当天,十个孩子眼巴巴地等着,父母将每块月饼切成四块,虽然每个孩子只能分到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却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刻。

到了晚上,赏月环节必不可少。说是赏月,不过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在院子里追逐嬉闹,大人们则在一旁喝茶聊天。“那时候是平房,家家户户都敞着门,附近小孩都在一起玩,大人之间也都认识,串门聊天特别正常。谁家有好吃的,四邻八方都能分到点,关系很融洽,邻居们处得像亲戚一样。”几十年过去,刘雪华对于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印象已然模糊,却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热闹氛围,她感慨道:“还是过去热热闹闹好啊!哪里像现在,都住楼房里,回家把门一关,住对门都不认识。”

随着兄弟姊妹陆续成家立业,一家人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别说中秋、端午,就连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也极难全部凑齐。小媳妇们要回娘家、月子里的小宝宝不方便出门、有人在外地工作请不了假、有人没抢到回家的车票……种种原因,让看似最简单不过的团聚成了镜花水月。一贯爱热闹的刘雪华虽然觉得遗憾,却也能够理解。她说:“家里几个孩子,孩子们又都成家生子。人多了,哪那么容易聚得齐?”

这个中秋,刘雪华夫妇和儿子一家聚餐,地点就在自己家。“我不喜欢去饭店,吃完饭抬腿就走了,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她说:“大家平时工作忙见面少,过节了,凑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多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什么真不重要,简单点就行,重要的是团圆。”

中秋是父亲做的月饼味儿

中秋节前夕,干休所小区居民田朝晖照例上街采购过节用品。面对眼前种类繁多的月饼,她有点犹豫,拿不定主意该选择哪种口味。因为在她看来,无论老味道还是新网红,都抵不过小时候父亲亲手做的“土月饼”,那是深藏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一抹香甜。

田朝晖的父亲田洎有一双巧手,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里,不仅能把最简单的食材做出花样,还掌握着各种糕点、面食的制作技法。上个世纪70年代,月饼还属于高档食品,有钱也未必买得到,父亲就自己动手,仅用面粉、冰糖和一些碎果仁就能让三个孩子解馋。事实上,今年52岁的田朝晖早已记不清这种“土月饼”制作流程,但那种香甜却萦绕在脑海里,足以让她回味一生。

今年中秋,田朝晖照例打算包顿饺子,将哥哥、妹妹以及小辈们叫来吃顿团圆饭。她笑称:“我爸是山西人,面食做得特别好,我却只学会了包饺子。”在她的记忆里,父亲会用剪刀将大馍做出刺猬、兔子等各种动物造型分给孩子们,还能把废旧物品改装成小灯笼、小花盆,涂上颜色放在窗台、屋角,将家里装饰得格外有节日气氛。而直到4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她也没有学会这些技能,每每想来都是一件憾事。

在田朝晖的印象中,父亲虽然对孩子们非常严厉,却很少发火,只有一次例外。小学时,田朝晖和妹妹因为一件小事动起手来,争执间弄洒了食物,父亲为此发了好大一通火。父亲17岁参加革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村里9个年轻人出来闹革命,只有他一个人看到了新中国。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教育他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这之前,由于孩子们还小,父亲的故事重在结果,很少提及细节。但那一次,父亲把姐妹二人叫到饭桌旁,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上甘岭战争为例,告诫两个女儿“万不可浪费粮食”。“在上甘岭的时候,大家缩在猫耳洞里,断水断粮,饿得啃皮带……”时隔多年,田朝晖依然清晰地记得故事细节,她说,在父亲所描述的所有战争故事中,自己和妹妹对于这个故事印象最为深刻,从那以后家里再也没有出现过浪费粮食的现象。如今,兄妹三人的生活条件都很不错,逢年过节,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在外聚餐,“不浪费”是第一原则,吃多少做多少,吃多少点多少。

中秋是故乡的落花生

对于独立成长起来的90后来说,可能会因为工作、学业等原因无法回老家与家人团聚,但是对故乡的特殊情感却从未消失,小时候的回忆仍然深深烙印在心底。

李壮壮,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教师,1994年出生的他来自阜阳临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在他的记忆里,儿时的中秋除了团聚的意味外,更是一年当中难得的片刻安闲。

小时候,李壮壮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跟随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农村不流行成品月饼,家家户户都是自备面粉、馅料,中秋节当天,村里人天蒙蒙亮就要起床,步行两个小时到距离最近的镇上,找糕点作坊帮忙加工。馅料不同,每家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邻居们互相品评,也是在分享着彼此的幸福。

“我家月饼每年都是那一种馅,芝麻仁、冰糖等一堆材料和在一起,口味上更接近五仁,但肯定凑不齐五种果仁。”李壮壮回忆道,那个时候,家里种植花生,可能是太常见的缘故,月饼里反而不会再添加花生,“我不太爱吃月饼,每次尝一点,有个意思就行了。”

跟月饼相比,中秋晚餐对于李壮壮来说更有吸引力。新鲜的鱼、肉放在灶台上用大锅烹制,香味四溢,连一向贪玩的他都被吸引了,主动过去帮爷爷奶奶烧火。吃完美味的饭菜,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坐在村口聊天、赏月。李壮壮说:“那个时候贪玩,哪里能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而且大人总会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小时候不怎么理解这句话,就觉得第二天再看也不迟,但真正到了第二天,早就把这个事给忘了。”

如今想起来,对于中秋的回忆,李壮壮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的花生田。“爷爷奶奶拾掇了几亩地种花生,中秋前后正好是收获的季节。晚上吃过饭,他们不会坐在那里和别人聊天,总是简单说两句就下地去摘花生。”他说,自家的花生是手工采摘,每一粒都凝聚着爷爷奶奶的辛劳。有时候,老人也会叫上孙子一起下地,但年幼的孙子总是淘气,安不下心干活,中途悄悄溜走,爷爷奶奶做样子骂上两句也只得作罢。

2011年,李壮壮考入了蚌埠机电技师学院。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李壮壮和几名同样来自临泉的学生因交通不便留在了学校。节日当天,班上孙梅老师给他们端来了自家烧的菜肴,热腾腾的饭菜让这几个十七八岁的男孩感动不已。从那以后,他们以老师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2014年,这群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以“李家军”的身份当选了“蚌埠好人”。

新闻推荐

河道清淤抽出古钱是怎么回事?古钱币遭人哄抢

最近几天,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泉鞍洲河道附近总是人来人往,不少人都是听说河床清淤时抽出了古代钱币,所以想来碰一碰运气...

临泉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同的记忆 不变的情怀 本报记者 陈春怡)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