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王子娟 方苗苗
创业圆梦 带动村民增收
走进颍泉区宁老庄镇梅寨村,徽菜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将机器切好的芥菜腌制、装坛,负责人胡朝振则忙着安排工人发货。据了解,靠着纯正的口感,徽菜园公司的芥菜产品深受市场喜爱,仅上个月就销售30多万元。因为生意红火,胡朝振这段时间正广发招聘信息,增加人手,扩大产量。
据悉,早在2000年,胡朝振就开始外出务工,后来在浙江一家梅干菜厂做起了销售工作。虽然在外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他一直有回乡创业的想法。2012年的“接您回家”活动,让他看到家乡广阔的现代农业发展前景,他想在农业基础雄厚的家乡创办酱菜加工厂,不仅带动乡亲增收,又可减少原料成本。2012年秋,胡朝振回到家乡,通过“合作社+农户+工厂”的发展模式,同种植芥菜的农户达成协议,由他提供种子,按照统一标准种植,依市场价全部回收后加工成包装类小菜统一外销。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胡朝振还探索出了一年三季的种植模式——一季雪里红、一季黏玉米、一季芥菜,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一亩地纯收益1.2万元。“三茬相互错开,不仅充分发挥土地效益,而且种植的雪里红还可满足工厂春夏加工的需求。”胡朝振告诉记者,现在,他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还带动了百余户村民增收,帮助16户贫困户脱贫摘帽,这让他心里很是高兴。
回乡一人致富一方
事实上,胡朝振只是阜阳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在临泉杨桥镇村刘大村,崔同仕的棉服加工厂里,3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的加工棉羽绒服。
“除了夏季生产国内的棉服,其他时候我们都是生产出口的羽绒服。”崔同仕告诉记者,自17岁出门务工,他一直在服装厂工作。25岁时,他在外地建了自己的工厂。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2015年,他回到家乡做代加工。2016年,得知当地政府为鼓励返乡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他注册了公司,并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正当他为资金发愁时,因为带动了5户贫困户就业,村里帮他申请到了25万元小额贷款,帮他购置了一部分设备。目前,他的加工厂已带动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据悉,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阜阳市放宽经营条件,实行“零成本”注册,拿出专款用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培训等,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一批批像胡朝振、崔同仕一样的在外务工人员带着技术和资金回乡创业,实现梦想。与此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多从事非农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或开发性农业生产等项目,这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形成“回乡一人,致富一方”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通讯员靳克龙“各位乡亲,贫困群众脱贫要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四有\’人员不能进入贫困系统,这是政策规定的。现在,我把中央、省、市、县的脱贫攻坚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