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援朝/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所谓“苏式仓”,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至1960年间,全国各行各业当时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国家粮食部门也引进推广了苏联的机械化房式仓型,要求各地借鉴苏联提供的粮仓施工图纸、建筑技术方法建造粮仓,时称“苏式仓”。由于其仓形跨度大、檐口低,砖墙瓦顶、庞大宽敞,又俗称“矮胖仓”。
据《阜阳地区粮食志》记载:从1954年起,阜阳地区先后在便于水陆运输的阜阳县三里湾、口孜、行流;临泉县城关、杨桥、老集;阜南县城关、方集、曹集、中岗;颍上县二库、润河;太和县郑渡口、原墙、倪邱等乡镇建设了20余处苏式仓。原阜阳县的行流镇(包括所属王官集粮库)临沙颍河畔的码头,被确定为重点建仓基地之一。迄今有5座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苏式仓”内的墙壁上,遗留着数十幅反映“大跃进”形势的壁画,近百条仓储制度规定、名言警句的书法墨迹。虽经岁月侵蚀,但色彩仍不失清新。经考证,这些苏式粮仓内的书法墨迹和宣传壁画,分别为阜阳著名书法家黎国琛、农民书画家张鹏侣所留。
在行流镇粮库院内西侧一座苏式仓的山墙上方,有两幅历经近60余年仍鲜艳夺目的水粉壁画。一幅是人民公社的两名男女社员在棉花和麦穗的背景下,抬着装满五颜六色果蔬的大簸箩,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两侧条幅上用魏书体写着:“贯彻十大倡议,促进公社经济飞步向前”;“执行八字宪法,保证农业生产更大跃进”。另一幅,是社员敲锣打鼓舞狮子的画面,两侧条幅上书写着:“一声吼狮吓煞美帝纸老虎;五谷丰登,万家笙歌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雪洁通讯员许庆吾12月23日上午,冬日的寒风中,阜城清河广场却充满爱的温暖,由阜阳市文明委、市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为指导单位,阜阳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