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非,1964年生于临泉。中国新水墨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专项研修班导师。1986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92年任职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创办《艺术状态》杂志并任主编,2001年以后致力于水墨当代语言的探索和理论研究。其作品《面孔》系列、《镜像天庭》、《丰欲的困倦》等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呈现出当代语境下的人性异化以及日常政治生活的自我体验,并著有《“死墨”论》。
在2017年第22届洛杉矶国际艺博会上,王非的作品再次入展并受藏家的青睐。多年来,王非以学者姿态置身于艺术,精心创作研究当代水墨,以独特的语言再现当代人的生存现状及其命运,同时,游刃于传统与现代,无论传统花鸟、山水、人物,皆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王非自小喜爱画画,16岁时就在《阜阳报》发表了十几幅“刊头”作品。1984年,王非考入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对绘画有了更加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毕业后,王非在临泉四中担任美术老师。一直到1990年,王非有机会到北京画院学习,两年后成为北漂一族。弹指一挥间,王非在北京坚守了27年,除了面对生存的压力外,王非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从传统水墨到当代水墨,他历经了中国水墨的演变史。坚持不懈地探索,使他认知水平和语言形式一天天完善起来,并在2005年至2006年间,《关系》系列作品引起业界的关注,被镜像天庭称为水墨领域的“黑马”,由此,王非成为中国当代水墨重要画家之一。
1990年,王非到北京学习期间,得益于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杨刚先生的指导和器重,于1992年在当代美术馆举办“杨刚、王非画展”,颇受好评。“那个时期的作品主要以神话故事、农村生活题材为主,语言表达多是带有表现主义倾向彩色形式。”王非说,那时的创作还处在一个原始的朦胧状态,用荣格的话说,处在“集体无意思”状态,是天性或神的力量在支配着他的创作。
1992年至1996年,王非担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杂志美术编辑工作,期间接触到国内显赫的高僧大德和佛学专家,宗教思想的渗透为他日后的创作铺垫了一定的思想基础。1994年,王非30岁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其中作品《旱神魃》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1990年至1994年间,另有上百件作品被日本中川美术馆收藏。
王非意识到,在日益都市化的消费主义时代,传统水墨面临巨大挑战,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的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和意识。“人是有很强可塑性的,他的成长变化受环境影响。”王非说,他的作品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一,这些都离不开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
1998年,王非开始转入对现代水墨的探索,并对当代水墨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在探索研究中,王非于1999年创办了《艺术状态》杂志,这是首家在中国期刊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美术刊物,先后推荐了4000多位艺术领域的优秀艺术家。然而,在2005年,王非嘎然放弃杂志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当代水墨的创作当中,转身成为了专业画家。
中国当代水墨是基于对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的艺术概念,它在保留中国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西方现代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方法进行创作。在对当代水墨的探索中,王非融入了自己在北京20多年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生活和生命的个人体验,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个性化和风格化。
创作于2005年的《关系》系列作品,是王非当代水墨的跻身作品,并于2006年两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出版大型精美画册。《关系》作品表达了身处快速发展时代都市人的困惑和欲望,在艺术语言上力求纯粹和力度,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随后,王非进入创作的旺盛时期,先后创作了《生的去向》、《镜像天庭》、《丰欲的困倦》等优秀作品,开辟了独具个人风貌的水墨世界。
2016年,王非应文化部“中国国家展”邀请,参加了第21届洛杉矶国际艺博会。他带去的《面孔》系列作品,吸引了众多主流媒体、藏家和策展人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了“中国国家展”的重视。2017年再次应邀参加第22届洛杉矶艺博会,开幕伊始,即有作品被温哥华画廊买走。鉴于王非的艺术成就,文化部“中国国家展”特聘请王非为其项目的艺术总监。王非用东方笔墨的黑白描绘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将传统绘画艺术的修养融入当代水墨作品的创作中,通过当代艺术的形式自由表达个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王非的艺术表现内容丰富多姿,或传统,或现代;或人物,或山水、花鸟,但不变的是对水墨内涵的不懈追求,他一直尝试着用中外古今的文化积淀去解读中国水墨的情感“密码”。
新闻推荐
◆招生计划:学校计划招收22个班,1232人。1、金种子班:招收2个班,每班40人。配备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任教,由管理经验特别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金种子生第一学期...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