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张玉芳
进入梅雨季,不少农户为防小麦生虫发霉,往往会在麦仓里放上几粒熏麦药。殊不知,熏麦药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人体中毒。近期,安徽省临泉等地又出现了儿童因熏麦药导致的死亡悲剧。近年来,安徽省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熏麦药中毒案例,儿童因抵抗力弱,受到的伤害更加严重。这一悲剧缘何年年难绝?专家表示,农民朋友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提高防范意识,方能杜绝悲剧重演。
姐弟俩因熏麦药殒命
据报道,6月20日上午,因麦囤内熏麦药挥发严重,临泉县谢集乡一对年幼的姐弟俩不幸中毒身亡,其中女孩4岁,小男孩仅仅2岁。
今年夏初,谢集乡李某家里收获了6000多斤小麦,为防虫防霉,孩子的爷爷用了熏麦药杀虫,麦房的窗户也被关个严实,两个孩子睡在隔壁房间。6月19日上午,小女孩告诉爷爷肚子疼得厉害,没想到第二天,两个孩子的病情就迅速恶化,送到县医院抢救时,已不治身亡。后经阜阳市、临泉县疾控中心等检测,初步认定,姐弟俩系熏麦药挥发严重导致中毒死亡。
闻到异味应立即离开
安徽省类似的中毒案例多发生在阜阳、亳州等皖北一带的小麦主产区。当地麦收后,农户习惯用熏麦药防虫。据了解,熏麦药的主要成分是磷化铝,它能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释放出磷化氢气体。磷化氢属神经性毒素,无色,略带类似大蒜气味,不仅能杀死昆虫,对人畜也有很强的毒性。
悲剧发生后,临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发布预防急性磷化氢(熏麦药)中毒公告。据专家介绍,人体吸入磷化氢后,轻者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胸闷及上腹部疼痛等,严重者会导致脑水肿、肺水肿、肝肾及心肌损害、心律紊乱等,直至死亡。儿童对磷化氢气体耐受性远较成人低,同样环境下成人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而儿童则表现为严重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临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在熏麦的室内,如果嗅到电石气味或大蒜气味,表明已有磷化氢气体,应立即撤离。磷化氢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数小时至2天。早期一般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口渴,易误诊为感冒、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后期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困难及心脏损害,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磷化铝中毒后,初期自救非常重要。一旦感觉自己呼吸不畅,应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开阔处,用深呼吸方式缩短有毒气体在肺部停留时间;迅速更换衣裤,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肤。若采取上述措施后,症状仍不能缓解,这就意味着是中度或重度中毒,应立即入院治疗。
要正确使用熏麦药
用磷化铝薰蒸每吨粮食只需3~7片,每立方米仅用1~2片。因杀虫效率高、使用简便、价格低廉而成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但一旦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中毒事件。为此,广大农民朋友如果确需使用熏麦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采用磷化铝来熏蒸粮食,必须要像谨遵医嘱那样,配方、用量、操作等都要格外谨慎。 ”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使用熏麦药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不要超量使用。熏蒸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工作服,直接接触药剂要戴橡皮手套。用药完毕后,必须洗澡,彻底清洗皮肤。
专家强调,农民朋友千万不要把使用熏麦药的粮囤放在卧室里。要用厚的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并且房间内一定要注意通风,及时将剧毒磷化氢释放出去。熏蒸后的粮食必须通风换气7天以上才能加工食用。熏蒸放气后,应立即把布袋及其中的药剂残渣取出。取出的布袋及残渣可在空旷处投入盛水钢桶中,充分浸泡,令残余磷化铝完全分解(液面无气泡发生为止)后,再深埋在远离住房和水源的土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临泉县是全省贫困基数最大、人口最多,任务最重的县,为确保到2019年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近日,临泉县政协制定出台《政协临泉县委...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