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水杰,男,1969年出生,临泉县张新镇马大村村民
采访人: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王子娟
从过着还算安稳的日子,到成为贫困户,再到脱了贫领着几户村里人种地赚钱,这五年就跟做梦一样。
2013年之前,我和媳妇在临泉县城做早点生意,赚钱不多,但足够顾住家里生活,也方便照顾在县城上高中的儿女。谁能想到,当年6月,父亲突发脑出血,为了治病,家里那些年存的钱全花完了。父亲手术后养病、康复离不开人看护,生意也做不成了,一家人只能指望几亩地过日子。8月份,女儿接到大学通知书,全家又高兴又发愁,要不是贷到了生源地贷款,我都不知道去哪为她凑学费。
第二年6月,我家被认定为贫困户。说实在的,咱活能干、苦能吃,真不想当这个贫困户,可家里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不靠帮助真不知道啥时候能翻身。
2015年一开春,父亲经过康复治疗生活开始能自理了,儿子年前也在村里的推荐下当了兵。我就想着能不能养点鸡,因为之前打听过,隔壁村的养鸡户收益还不错,但一听说养鸡的本钱不少,也就不敢想了。没多久,县里下派的扶贫干部杜建龙来到我家,把家里的情况问了个遍,临走还一再说,有啥困难尽管找他。刚开始我以为这也就是走走形式,谁知道,那以后他隔三差五地就来一趟。看人家也有帮助的诚意,我就说出了养鸡的想法。听完以后,他非常支持,没过几天真带来了五万块钱,给我作养鸡的本钱。
有了钱就能甩开膀子干。2015年11月3日,八千只小鸡进了鸡棚。虽然扶贫干部帮忙联系了技术员,可我还是不敢大意,一天到晚守着鸡棚,看小鸡吃食,给鸡棚加温。三个多月熬下来,八千只鸡都卖了出去,赚了一万两千块钱,我数着数着就哭了。
去年第二批鸡养完,扶贫干部又到家里找我商量,让我跟着他一起种瓜蒌、菊花。我仔细一盘算,种一季瓜蒌、菊花,一亩地能赚两千多,第二天就请村里帮助协调包地。村里都知道我家的情况,六十亩地很顺利地包了下来,租金还打了“欠条”。
政府真金白银地帮咱,只要愿意干,好日子就不远。去年年底,家里“三喜临门”:靠着养鸡、包地,我拿到了脱贫光荣证,女儿在“雨露计划”的帮助下读完了大学、考上了特岗教师,儿子也被部队聘上了士官。大年初一,全家都高兴,特意放了一大盘鞭炮。
今年,我在三十亩瓜蒌地里套种了土豆,三十亩瓜蒌地里套种了菊花。按照当时跟企业签的合同,一亩地估计能赚一千六百块钱。六十亩地,我们两口子忙不过来,再说,靠着政府的帮助脱了贫,咱也不能只顾自己。我和家里商量,找来了十户贫困户帮忙,一天五十块钱。还有几家想跟着学种蒌瓜、菊花,我对他们说,这有啥学不学的,咱一块干!
记者手记:扭住扶真贫、真扶贫,让扶贫政策精准进村入户,就能让贫困群众找到脱贫的门路、看到致富的曙光。眼下,全市正在深入开展“回头看、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专项行动,越来越多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将得到更加精准、妥善的解决。今年170个贫困村出列、19.2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也必将变成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燕)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百企帮百村”***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和非公企业积极探索,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需求,采取有效方式开展扶贫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截至5月初,全...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