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秋种时节,笔者在临泉县单桥镇张老庄村采访发现,今年的秋收秋种当地农民省心不少。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一台台先进农机的推广运用。
秋分时节,张老庄村党总支书记万银虎开着一台红色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在自家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十几垄玉米被轻松吞进收割机箱内;紧接着,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均匀地洒在地面上。
不到半小时,万银虎驾驶着收割机来回跑了几趟,他家3亩多地的玉米就轻松收割完了。看着一车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倾倒而出,万银虎高兴地说,“这台联合收割机市场价要18.1万元,除去国家和县里的购机补贴,我只花了13.8万元,使用效果好得很。”
收完了玉米,万银虎还没喘口气,镇里统一安排的土地深松机就已开到了地里,免费为万银虎深松土地。先前粉碎的玉米秸秆被进一步打匀翻埋在耕地里。站在一旁的农机手张林说,“今年秋收秋种,处处都方便。”他指着新购置的一台旋播一体机说,这种新型农机能够同时实现翻犁、施肥、播种、镇压,干起活来很高效,又少轧地,市场价一台1.5万元,经国补和县补后,他只花了1.2万元就买回来了。“政府支持咱购买新型农机,农民干农活变得省心又省力啊!”
万银虎算了一笔账:每亩玉米的机收费要70至80元,再加上用旋播机30至40元,平均一亩地100元出头的机收机耕费,就能轻松将玉米拉回家。“按照这样的机收机耕办法,全村今年5000余亩玉米,7天左右就能收完、耕完,比以前快多了。”万银虎介绍说,把先进农机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抢了农时,还化解了秸秆转化利用难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燕实习生周敏/文通讯员王子娟/摄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