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的每一个足迹,都记录着城市前进的轨迹。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大中城市生产力向外辐射扩散的承接基地。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找准发展的“命门”,直接关系到小城镇建设,也直接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行动指南。合理布局和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之举。立足现实,突出科学性,除此之外小城镇规划在此基础上,还有具备前瞻性和统领性,统揽全局。在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把发展较快的相邻城市为依托,将周边的城、镇、村统筹进来,构建出一张具有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物流、互联网,以人才、物资和信息为介质的流通“大网”。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物产资源、人文气息、地理位置等诸多的“本土”优势,规划建设出一批工业主导型、资源开发型、市场贸易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等各具特色小城镇,从而形成中心城、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一体化的城镇化群体,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建设小城镇,要注重人文气息的传承。让“记得住乡愁”成为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对“中国记忆”的守望。
在持续的建设推进中,要保持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和延展性,从气息文化、建筑习俗等方面延续本土的生活特色和文化脉络。因此在推进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建设者和推进者要根据不同城镇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渊源的差异,确立城镇中心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的不同规划和开发模式,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成长形态,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城市生态空间。在建设中不断彰显城镇的鲜明个性和强大生命力,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伸手就能真实触及到时间的肌理,感受到文化流淌的回忆。无论是推进城镇化,还是发展小城镇,主体都是人,一切行为都要由人去完成。倡导文明,提高城镇人口素质,显得尤为关键。全面提高市民思想素质,不断完善市民的文化结构,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和人文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不断迸发主人翁的“家园情节”,让建设家园、爱护家园成为一种自发行为。
新闻推荐
盛夏的7月,在岭上乡镇陈集镇成片竹柳基地,一棵棵竹柳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初见成效。去年8月份,种植大户龙道仓投资200多万元,承包500亩土地进行竹柳种植。如今每棵竹柳已长有2米多高,每亩地可收益1...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