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刘永培
临泉县吕寨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孙启超,曾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乡村教师”、教育部“全国第二届百佳语文教师”、安徽省“江淮好教师”等荣誉,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名“名师”原来只是位“民师”。这名来自基层的老师用手中的粉笔,书写了30多年的教育辉煌。
50岁多的孙启超,高高的个头,胖胖的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虽然眼角有些红肿,但精神矍铄。同学们说,孙老师上课方法灵活,寓教于乐,大家都喜欢他的课。
自费四五万 全国访名家
孙启超1978年参加工作,现担任临泉县吕寨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刚开始孙老师只是一名普通民师,后来通过中师进修转为正式教师。
孙启超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学习,孜孜以求,才能不断超越。”临泉师范民师进修毕业,他参加了一系列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专科毕业、阜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本科毕业、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研究生结业、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师资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员”中级培训……
1999年以来,他利用假期,先后到承德、天津、南京、徐州、西安等地,向全国各地名师学习。多年来,他自费四五万元外出学习,收获丰富的知识。
刻苦的学习,让孙启超练就了一身真本领。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他带头参加上级组织的优质课、多媒体教学大赛等活动,获得市县及全国优质课、多媒体教学大赛奖十多次。近两年,孙老师获得了第三届多媒体教学大赛县一等奖、市优秀奖;第二届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评选进京复试“说课与板书”二等奖;临泉县综合实践课优质课初中组一等奖。
2011年,他主持的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批准为安徽省“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规划重点课题。
教无定法 但教有妙法
孙老师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已有17个年头,每学期都承担三个年级三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任务繁重,他却每天乐呵呵的。他常说:“教无定法,但教有妙法。教学就要讲规律,授方法,传习惯。学生学会学习,老师教学就轻松。”
孙启超早在1998年就总结出超前集中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把阅读教学与写作结合,精讲巧练,让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受益”。学生也都很喜欢听他的语文课,都以在他班里听课感到幸福。
孙启超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孙老师发现后,编了一段顺口溜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念:“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人类发明电脑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不是为了尽情地玩乐。”念后,大家会心地一笑,孙老师又说以利弊,学生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上网玩游戏的渐渐少了,最后班里没人再玩游戏。
孩子有学上 自己苦点没关系
学校留守儿童多,他不仅关心学生学习,还从经济上、精神上帮助留守学生,从参加工作时就资助贫困学生,30多年没间断,让他们感到就像父母在身边一样温暖。班里学生陈某父亲猝死,孙老师带头捐款,班级一天捐出600元,又多次带着礼品去看望陈某多病的爷爷,让人非常感动。
30多年前,为了资助贫困的孩子,他有次拿出70元钱给一个学生,而自己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18.5元;而这位被他资助过的学生,前不久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孙启超班里,说:“孙老师,我还欠你70块钱呢。”
从教30年来,孙启超资助过无数名学生,更记不得资助了多少钱。回想起这些,孙启超说,资助孩子是希望他们能有学上,自己苦点也无所谓。“家有灾病,帮一把就容易度过。我的力量有限,那点钱不值得一提了。”孙启超说。
孙启超还是一位孝子。他岳父母是五保户,1991年开始,都是孙老师伺候。岳母瘫痪在床十多年,后来安然去世,孙老师没说过一句烦心的话。岳父94岁了,长期卧床,校园里,天天都能看到孙老师为他送茶饭、尽孝道的身影。孙启超就是这样传承着美德,感动着大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任秉文)12月30日,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全市首届“文化民生工程”文艺调演在阜阳大戏院举行。 据了解,当天的文艺调演共选取了14个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全部由乡镇...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