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长官镇袁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养猪专业村。在村子里,不管你走到哪,都能看到一栋栋标准化的猪舍;谈及养猪,几乎每位村民都能发表一番心得,说出几条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一切都是袁庄村“两委”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养猪带来的变化。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袁庄村。阵阵微风吹过,站在村子深处也能闻到芳草的清香,以至于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养猪专业村。绕过一片整齐的猪舍,记者来到临泉县泉优种猪场。这是袁庄村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之一,建有标准化猪舍8800平方米,年均饲养能繁母猪500头、种公猪200头,提供二元母猪约4000头、育肥猪6000余头,再加上年产3万吨饲料等,可实现年产值9000万元左右。
在养猪场老板杨保银的办公室里,记者通过监控录像看到了猪舍内部的情况:正是喂食时间,饲养员推着饲料车刚走进猪舍,小猪仔们便争先恐后地把头朝饲料车上伸,有的甚至扒着栅栏站了起来。看着一头头茁壮生长的猪仔,杨保银脸上却没有笑容,“春节过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今年的日子不太好过啊。”
愁归愁,困难总要面对。眼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杨保银正着手应对肉价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该出栏的育肥猪及时出栏,再淘汰一些低产能繁母猪,以减少存栏量,尽量降低亏损;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县畜牧局等有关部门,按时为生猪打疫苗,做好春季防疫工作。”杨保银告诉记者,他从事养猪已有20多年,经历了很多次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如今,养殖场已上了规模,有了一定的资金作支撑,抗风险能力提高,再加上政府部门的支持,我有信心挺过这个周期。”
杨保银只是袁庄村最早的一批养猪户之一。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以后,袁庄村的粮食产量逐步提高,村民们便开始利用余粮发展养猪业。高峰时期,该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然而,随着养殖户的增多,粗放式养殖的弊端日益显现。
“首先暴露的就是养殖户的盲目性。大家要养都养,要不养就都不养,直接导致‘好年头大赚,坏年头大折\’。”袁庄村党支部书记袁霖回忆道,进入2000年后,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出现了一次较大波动,很多养殖户亏损严重,袁庄村的养猪产业也进行了一次洗牌,一些规模小、市场适应能力差的养殖户被淘汰,少数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养殖户存活了下来。
此后,袁庄村“两委”吸取教训,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为带动村民发展生猪养殖,袁霖和家人也带头建设养猪场,养了100多头育肥猪。也是在那时候,杨保银抓住惠农政策,投资建设了泉优种猪场,建设标准化猪舍,发展生态科学养殖。
“村里的养殖户虽没以前多了,但生猪存栏量却有增无减。”袁霖告诉记者,在政策支持和村“两委”的引导下,村里崛起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大家纷纷建起标准化养殖场,平均每户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去年该村800余农户从事养殖业,占全村总户数的70%以上,饲养生猪近35000头,实现纯收入4000余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
规模大了,企业强了,袁庄村的生猪养殖业也渐渐走上了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当前,不少养猪场相继建起了沼气池,把生猪粪便转化为沼气,用于烧水、煮饭、为猪舍加温,沼液用来肥田。”袁霖告诉记者,泉优种猪场还在筹建沼气发电站,建好后发出的电不仅够场里使用,还能输送至村里其他村民家中,为他们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孔令侠)今年以来,临泉县人口计生委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为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加强思想教育。在全县计生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要求全...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