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资源就是资本,但是资本并不等于财富,要把资本转变成财富,还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高效的利用,这是挖掘皖北跨越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点。
双龙齐飞,是王金山书记的形象比喻,皖北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要抓住“两条龙”:一是“地上黄龙”,就是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二是 “地下黑龙”,就是煤电化工一条龙,通过三位一体,挖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矿产资源“探宝”新发现
吴玉龙委员认为,随着皖北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必须有足够的矿产资源作为发展支撑。
“十一五”以来,在皖北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找矿新成果,如:在滁州琅琊山铜矿新发现十多万吨铜矿,可延长矿山寿命近30年;在凤阳找到十多万吨铅锌矿,发现层控型含金大理岩,是安徽省金矿新类型;在定远发现近亿吨的盐矿和数千万吨的化工灰岩;特别是在临泉县发现厚度为20多米的铁矿,是皖西北地区首次发现铁矿。
从取得的新成果和现有地质资料分析,皖北地区找矿潜力巨大:两淮地区和阜阳地区仍有较大找煤空间;霍邱地区有望再找到20亿吨铁矿;徐(州)宿(州)成矿带和永(城)涡(阳)成矿带内有望发现新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太和、涡阳、蒙城、怀远、固镇以及蚌埠-凤阳地区是寻找沉积变质铁矿的有利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找金希望很大。该区还分布有大量优质高效的非金属矿产,如滁州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定远的石膏矿和盐矿、来安的钾长石、凤阳的脉石英以及区内的石灰岩等。
构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皖北各地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加快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这方面,宿州市走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宿州市未来几年将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千亿元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据宿州市政协介绍,作为华东地区重点产煤区,预测储量约为60亿吨,而且种类相对齐全,其中属于国家稀缺煤种的焦煤、肥煤、瘦煤约占80%左右。煤质优良,具有中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动力用煤,更是优良炼焦配煤和化工用煤原料。同时,在煤层中已探明煤层气储量在700亿立方米以上,一些煤层和矿井中还伴生有高岭土矿产资源。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煤炭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相关规定,为宿州建设千亿元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提供了产业指导和政策支持。
目前,宿州已制定出较为科学完备的发展规划,推动《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实施,着重以煤炭采选产业为基础,煤电产业为支持,延伸产业链,开发建设原煤采选——电力——载能冶金(金属);精煤——煤化工;煤矸石、粉煤炭渣、冶炼废渣——建材(非金属)三大产业链。着力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载能冶金(金属)、建材(非金属)五大支柱产业,力争在2020年前,形成一个千亿元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打造千亿元硅(玻璃)产业规划
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壮大产业发展,凤阳县在全省也独树一帜。凤阳石英石资源得天独厚,初步探明储量约110万亿吨,含硅量在99.3%以上,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之首,是国家提倡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原料,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凤阳县政协认为,省委、省政府批准凤阳县千亿元硅(玻璃)产业规划,是安徽省首个千亿元级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为凤阳提速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战略契机。
凤阳县政协介绍说,目前该县有39家硅(玻璃)企业,120多家石英砂厂,生产各种型号石英砂700多万吨,占全国产量近30%,玻璃保温容器产量为世界第一,日用玻璃器皿已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有25个省、区市使用凤阳产的石英砂。知名玻璃企业如浙玻、台玻、台湾华众、山东力诺、江苏德力、美国菲力浦等已先后在凤阳投资办厂。凤阳硅(玻璃)产业已进入“企业聚集、产业集群”的扩张式发展的时期,凤阳全县上下为早日实现千亿元硅(玻璃)产业规划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作。
资源变财富需政府大作为
纵观皖北全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省民进建议: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要着力推进农产品由初加工、粗加工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发展,把皖北发展成为东南及沿海城市的粮仓、菜园和副食品基地。在人才资源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有计划地进行农民工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在煤炭资源方面,要提高煤炭利用率、拉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煤炭资源所在地在经销原煤的同时,着力发展煤电、煤化工、冶金、建材等。省政府应进一步实施倾斜政策,着力把皖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济优势,打造新皖北。
作为后发地区的苏北和鲁南正是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生产要素快速汇聚,加速了经济崛起进程。安徽省要实现皖北的跨越发展,必须高起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促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集聚,促生产要素向新型工业领域集聚,促生产要素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推动皖北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记者手记
振兴皖北要用活“资源”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生产基地,全省50%的粮食和肉类,60%左右的棉花,80%以上的药材和水果,以及90%以上的原煤、平板玻璃、呢绒等工业品,70%左右的发电量、白酒,50%左右的卷烟,都来自这一地区。
但事实上,皖北丰厚的资源并没有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本。整体看,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既是多年来经济结构单一累积造成的后果,也有发展循环经济不足的问题。
资源就是资本,但是资本并不等于财富,实现振兴皖北急需用活这些“资本”,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皖北的现实推动力。具体就是要在这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充分发挥煤电等资源优势。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己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50多亿吨,工业储量158亿吨,为华东地区之首。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是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煤炭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因此,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并以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积累,进一步带动机电制造业、冶金、矿业、建材工业、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稳步提升工业化总体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皖北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粮食、油料、棉花、肉类、药材及水果等农副产品的人均拥有量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副产品深加工潜力巨大。只要围绕农产品加工做文章,立足农业发展加工工业,就可以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得以转化升值,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优势产业带,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三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要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当前,皖北地区要加快发展纺织、服装、食品、皮草制品以及饮料、酿酒和烟草加工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有利于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容易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振兴皖北迫在眉睫。当前,要牢牢抓住国家中部崛起和安徽省加快发展皖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仔细研究政策之后搞好项目的对接,抓好能源建设、煤化工等项目以及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最大限度发挥资金、土地和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皖北经济加速发展。
新闻推荐
临泉县迎仙镇位于临泉县城西南部,辖15个村,155个自然村。总人口7.2万人,耕地6.5万亩,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省道S204线纵穿迎仙镇,县乡道迎长路、迎宋路、韦艾路纵横交错,构成便利的交通网络。近年...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