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提到“扶贫”“脱贫”等字眼,人人都有话可说。
从接触扶贫工作以来,我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不被接受到获得认可的过程。
我叫王伟,是泉阳中学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界首市泉阳镇翟庄村几名村民成了我结对帮扶对象。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进村入户的情景:那天,我和几位年轻的教师来到村干部马洪标家。简单寒暄几句后,马洪标拿出了几双胶鞋,大家都感到不解。“刚下过雨,村里不少泥路,不好走,胶鞋马上就会派上用场。”马洪标一边解释着,一边带领大家进了村。
空气中散发着泥土气息,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进了村。这时,众人终于理解了马洪标的用意。
扶贫第一站,我来到了帮扶对象董月真家。她今年74岁,老伴已经离世,子女也都成家立业了。她独自一人生活,家中条件简陋,物品摆放也十分凌乱。但见到众人到来,老人显得很开心,拉着我的手唠起了家常。
“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老人家的生活好起来,早日脱贫,过上幸福生活。”此后我时常前往老人家中帮助干家务,宣传扶贫政策。每逢节假日,我还会送去一些生活用品。
年前下雪时,我担心老人会受凉,立马前往超市购买了一床被子、一个电热毯,顶着风雪送到了老人家中。那一刻,老人双眼含泪,激动地说:“谢谢你惦记着我,你比我亲儿子看我的次数都多。”
如今,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董月真老人的家已经焕然一新,危房翻新了,家里也添置了一些像样的家具,而老人也倍显精神了。
除了董月真老人,我帮扶的第二个对象是翟庄村的翟振标。他家中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家庭负担很重。翟振标最小的孩子正在就读高中,没有户口,无法办理学籍,面临着辍学的困境。
得知情况后,我及时和镇村干部联系,又联系了计生办、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最终,村干部为翟振标出具了证明材料,派出所民警入村核实……
不久,孩子顺利上了户口,升学问题也迎刃而解。“我没多少文化,不知咋办好,幸亏有你的帮忙,我替孩子谢谢你!”拿到新户口本的那一刻,翟振标激动地向镇村干部和我表示感谢。
虽然户口问题解决了,但孩子学费和生活费依然是个难题。为此,我又与界首职高取得联系,积极为翟振标的孩子申请减免学费。我还每月为孩子提供500元生活费,解决孩子的伙食问题。
让孩子接受教育是最好的扶贫方式之一,它阻断了贫穷的代际传递。每当看到群众的笑容时,我内心无比欣慰。
我的帮扶对象还有集东村张兴才、张明启,教门村李继山等。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难处,每一家都要专门制定扶贫政策。
从一开始初来乍到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到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再到如今被大家需要,被大家认可。一想到很多贫困群众需要我帮扶,就让我充满了前行的动力。扶贫攻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能够投身其中何其幸也。
颍州晚报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赵亮/整理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省级创新型城市《方案(稿)》提出,力争到2020年,将阜阳率先在皖北建设成为创新环...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