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王雨文/摄 宽阔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户、乡村环境水清岸绿、百亩桑园吐露新芽、五彩苗木绚丽多彩……如果不是村民引路,记者很难把眼前的景色和两三年前的界首市邴集乡三和村联系在一起。
引路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市里来的扶贫干部陈兴华。
“刚到村的时候,发现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下雨天,十分钟的路得走半个多小时。”阜阳市经信委下来扶贫干部陈兴华告诉记者,尽管当时不知道要怎么扶贫,但看着村里交通不便,他决定先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在市经信委的资助下,2015年,三和村修建了6590米长的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汽车可进村。近两年,他积极争取政府扶贫资金和项目,帮助三和村新建道路1100米,硬化道路21条长13.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路路通,改变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此外,这几年三和村的供水供电、农田水利、村室、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动贫困地区实现稳定的增收致富。”陈兴华介绍说,之前的三和村也有特色种植养殖、彩叶苗木等产业,但带动力不强。为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和企业的积极性,他多次和企业、大户谋划产业脱贫模式,寻找增收脱贫途径;为调动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他经常到贫困户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并针对贫困家庭不同特点,量身定做不同的脱贫方式。对身体健康、缺乏脱贫项目和资金的贫困户,他帮助申请资金,引导养殖长毛兔;对不能干重活、又没有技术的贫困户,他就找来企业为有意愿的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兴华听说,种桑养蚕不仅比种植玉米、小麦省事,而且效益也高,他就通过朋友介绍与京九丝绸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了桑蚕养殖特色培训班,向有意愿的村民传授养殖技艺。
“因为身体不好,四个孩子上学家里负担重,2014年俺家被纳入贫困户。”今年49岁的村民姜利告诉记者,2016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他尝试着种了4亩桑树,在专业技术员指导下,他第一年就获得了万元收益,加上光伏扶贫项目等收入,当年他家就脱了贫。
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走上致富路,2017年陈兴华协调筹资30万元,在当地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建设了一座现代化蚕社。为减轻贫困户头年种植的资金压力,村里将项目第一年的桑叶以及土地全部无偿提供给贫困户使用,目前已带动27户村民脱贫致富。
为实现村出列,陈兴华还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经信委投资的48万元,三和村建了60千瓦400平方米的村集体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以上;争取中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100万元资金,在乡政府空闲屋顶建了一座80千瓦800平方米村级集体光伏发电站,年收入9万元左右;利用黄古堆小学旧址新建了715平方米扶贫车间,招商引进了安徽科之讯电子有限公司入驻,给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了3万元的收益。
“经过这几年的帮扶,三和村共脱贫257户554人;而且,三和村已于去年底出列。”陈兴华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继续发展产业,依托阜阳市经信委和安徽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准备再建一处800平方米的村集体光伏发电项目、一处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尚原野通讯员刘文琴在界首市田营镇姜楼村,有这样一位脱贫不忘众乡亲的村民,她叫高利萍,今年39岁,虽患有慢性肾衰竭,却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并创办了圆梦家庭农场,帮助周边1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贫...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