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张海峰 实习生 王雪萍
对于界首市王集镇王老家村的村民来说,这个春节过得温暖而喜庆。当地的年轻人凑钱给村民们请来了戏班子,还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米面粮油等慰问品。
有着1000多口人的王老家自然村,近年来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在物质生活丰裕的同时,村民们还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在老党员王如珍等人的推动下,村民自发筹钱修建了王老家文化广场,广场上文体器材齐全。茶余饭后,村民来到广场上休闲娱乐,或拉单杠、踏云步伸展腰肢锻炼身体,或跟着音乐跳跳广场舞,娱乐休闲有了好去处,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
春节前夕,村里的王陈杰、张伟等10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过年,想到村里有很多老人常年难得一见,就谋划着表达一下爱心。他们再次找到了王如珍,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凑钱给家乡父老送上一个惊喜。
除夕当天,10名返乡青年请来了戏班子,给全村老少爷们送大戏。王老家文化广场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表演轮番登场,老人们听歌听戏叙家常,孩子们嬉戏玩耍荡秋千,一幅喜庆、祥和的画面。
看着舞台上欢快喜庆的表演,村里的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年龄大了,外出听戏不方便,电视上听又没感觉。”83岁的马秀英表示,村里年轻人请来了戏班子,她们几个老姐妹在家门口就听上了大戏,别提多高兴了。
让村里老人更高兴的是,当天下午,他们还领到了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东西不多,但都是过年过节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代表了我们年轻人的一点心意。”倡议者之一张伟表示,听说要孝敬村里老人,返乡的年轻人都很积极踊跃,纷纷慷慨解囊,这让他再次看到了村里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王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放鞭炮烟花比排场,而是凑钱孝敬老人比爱心,王老家村年轻人过节习惯的变化,折射出文明过节的新风尚,也体现了村民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新闻推荐
于范中心村位于新马集镇南部,距镇政府6公里,东与太和县接壤,南与界首市大黄镇相邻,光范路穿境而过。中心村现有居住人口4468人,规划居住人口5200人。目前中心村保洁实行了市场化运作,建立了生活垃圾收...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