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锐乾 文/摄
每逢周二、周四、周六,郭志一、温忠义、任洪斌、刘萍等人都会来到界首市西界首市中原社区豫剧发烧友在一起排练节目。城街道中原社区院内,十多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就是他们开心娱乐的地方。拉起板胡,敲起锣鼓,打起梆子,吼上几嗓子豫剧,他们感到很得劲。
界首人爱听戏,尤其爱听豫剧,年龄稍长一点的都会哼上几句。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沙河调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上世纪40年代,马金凤唱红于界首。1950年在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后转为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豫剧在界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界首人和豫剧有着很深的渊源。十几年前,晚饭后漫步界首城区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几个人凑在一块,板胡一拉,锣鼓一敲,梆子一打,就唱起来了。随着广场舞的兴起,豫剧逐渐变成了老年人的“专利品”。界首职业中学退休教师郭志一,退休人员温忠义、刘萍、任洪斌、马记、徐祥邦等人都是典型的豫剧发烧友。由于没有场地,几个人经常轮流在各自家中练唱。2016年3月,西城街道中原社区搬到新的办公地点。为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弘扬社会正能量,成立了辖区居民志愿者演出队,在办公楼下搭建了两间活动板房作为活动室,刘萍、郭志一等豫剧发烧友才算有了正式的排练和演出的场所。他们每周二四六在社区排练,演出队由原来的十几人,增加到现在的32人。
界首碧泉纸业退休职工马学习对笔者说,“感谢中原社区给我们戏剧爱好者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我们在这里喊上几嗓子,舒服,开心,真得劲!”
据了解,中原社区志愿者演出队自成立以来,已经在辖区举办宣传十九大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文艺演出30场次。目前,演出队的成员正在排练喜庆元旦、春节的文艺节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冯启俊通讯员凌春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就是利用人们爱美的迫切心理,一些无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悄悄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服务,给消费者造成了身体损害、经济损失。为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