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界首新闻 > 正文

倾力写好民生答卷

来源:阜阳日报 2017-09-29 18:1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秦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市以人为本,集中有限财力,加大民生投入,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民计民生显著改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活,正在颍淮大地,从美好愿景加速变为现实。

民生工程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数说】2016年,全市拨付民生工程资金130.22亿元,是2011年的2.36倍。2017年,阜阳市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与2016年相比,总体提标扩面。今年1至8月,全市共到位民生工程财政资金140.79亿元,占年初计划投入的95.32%。

颍泉区行流镇牛寨村姜湖至龙伍路段,是附近多个村组通往当地集镇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年久失修,道路狭窄且坑洼不平,极大地限制了村民出行和当地产业发展。

今年,新一批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启动,在行流镇,包括姜湖至龙伍路段在内的12条村级道路全部开建,总长超16公里。为切实改善当地交通状况,路面全部加宽至5米。崭新、宽阔的道路,不仅方便了沿线村民出行,也为当地富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如今,当地以休闲采摘为代表的现代农业项目不断涌现,村民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民生工程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431.17亿元,年均增长28%,千万颍淮儿女同享民生福利,人均受益达5421元。2016年、2017年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力度更是持续加大。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阜阳市发展的短板不断补强,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点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棚户区改造……这些百姓期盼却又无法通过个人投入实现改变的“难题”,得益于民生工程的实施顺利得到了解决。

民生工程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底子薄、欠账多等历史原因,阜阳市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尽管财政“紧”,阜阳市依然坚持每年民生工程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只增不减,财政民生投入保持稳定增长,这不仅使阜阳市民生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也让百姓增强了获得感。

夯实民生之本,各项社保提标扩面,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数说】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1.6万人;今年1至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774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8%。截至8月低,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参合909.5万人,参合率99.99%,支出资金342031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共补偿48286人,支出资金14640.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共资助参合参保848867人,完成率116.2%。

去年,阜城居民王大伟找到了人生第一份稳定工作,生活的轨迹自此改变。

36岁的王大伟,一只手残疾,初中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只能靠父母养活。去年初,阜城开发了一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岗位,王大伟在政府的帮扶下,成为一名残疾人补贴办理助理员。“每周工作两三天,主要是帮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跑腿办业务,每月工资1000多元,还有养老保险和医保。”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阜阳市深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持续广泛开展“接您回家”、“春风行动”、“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就业援助月”等,数以万计的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等实现稳定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成效同样显著。仅今年前8月,全市就已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0823户,同比增长18.2%,注册资金991.48亿元,同比增长41.31%。既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又大幅带动了社会就业。

社保是民生之基,近年来,阜阳市全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社保提标扩面,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兜底作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居民生活、工作的后顾之忧得以解除,一张越织越密的民生保障网,正在托起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

【点评】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保险则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定心丸。近年来,阜阳市积极推进就业创业,让更多颍淮儿女就业有了机会、干事有了平台、发展有了空间。各项社保提标扩面,更是实现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居民幸福生活底气更足。

加快构建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数说】2015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3495.6元、9001.4元,较2010年增长76.9%、98.8%。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同比增长8%,增幅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2017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增”,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122.94元。

守着几亩地过了大半辈子,界首市田营镇田营村村民朱玉炳的生活一直紧紧巴巴。2015年,当地一家企业用工规模扩大,66岁的朱玉炳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不累不重,月薪1500元左右。随着他的就业,全家人均收入也从不足1万元提升到了2万多元。

近年来,阜阳市加快构建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在不断扩大就业的同时,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鼓励扶持创业,持续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实施财富增值工程,着力增加财产性收入 ;盘活农村集体“三资”,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权性收入。随着多元支撑体系的健全,全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攀高。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不断提高,城乡老年群体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今年7月,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完成,107217人符合调资条件。这意味着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增”,调整后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122.94元。

【点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阜阳市从制度、体系层面着手,通过具体行动、举措发力,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既缩小了阜阳市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进一步释放了人口消费红利。腰包渐鼓、收入渐丰的现实,正为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奠定着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产业有支撑 村民好致富

界首市田营镇三家乡土企业助推产业扶贫的调查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两个文明一起抓2017-09-19 12:28
猜你喜欢:
评论:(倾力写好民生答卷)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