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与韩莉一起划船穿越泉河,到辖区张老汉居住的孤岛村巡回办案。
近日,一位衣衫褴褛、年逾八旬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到界首法院胡集法庭求助,庭长张红梅热情接待了他。张红梅扶老人坐下,为老人倒了一杯茶,详细询问来由。原来,老人姓张,住在辖区最为偏僻的孤岛村。老人的老伴几年前去世,自己单身一人住在年久失修的老屋子里,两个儿子良心泯灭、忤逆不孝,老人的生活起居无人问津,没有办法,才到法庭寻求帮助。
考虑到赡养纠纷如果走诉讼程序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于是,张红梅决定诉前调解,缝合其父子亲情。
安排人员送走了老人,张红梅便着手制定调解方案,尽快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考虑到老人居住的村庄位于泉河南岸,是该市唯一一个在泉河南岸的小村庄,且该村四面环水,有孤岛村之称,平时,村民们出行仅靠一叶扁舟往来于泉河之间,为方便老人诉讼,张红梅决定携卷涉水进村,巡回办案。
当天,小雨淅沥,张红梅庭长与韩莉法官划船横渡泉河,来到张老汉所在村,采取诉前调解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调解工作。
张红梅首先批评教育老人的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不赡养老人,不仅是让父老乡亲们所不齿的不孝不义之举,而且也是违法犯罪行为。她同时也奉劝老人,要多理解、包容子女,生活能自理的地方尽量自理,减轻子女们的负担。在法官们的调解下,张老汉和子女终于再续父子亲情,张老汉的生养死葬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
据了解,巡回审判已经成为界首法院长期遵循便民的办案模式,是审判工作中的一大亮色。据该院副院长王恒立介绍,根据该院年度工作安排,每个业务庭全年都要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地结合案情进行巡回审理。法官通过巡回办案,还现场解答公民的婚姻、赡养、人身损害等相关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界首法院的法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做到了司法便民。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秦力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