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界首新闻 > 正文

活力阜阳绽放激情

来源:阜阳日报 2016-11-23 15:4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我市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冯启俊 王雪洁 杨燕 任秉文

  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晚霞灿烂,在阜阳城乡的各个公园绿道、农民广场,扭秧歌、打太极、跳舞的人群随处可见,老人孩子一起或在健身器具前扭腰伸腿,或在悠扬乐曲声中翩翩起舞。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让颍淮大地处处洋溢着朝气与活力。

随着场地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广泛覆盖、品牌体育活动轰轰烈烈,阜阳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逐渐高涨,市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群众健身热潮,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群众身边的场地: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完善

   天色将晚,在凉凉的秋意中,记者来到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便民服务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青红砖地面广场,一排排安装整齐的健身器材,一个个内容丰富的休闲文化展示台,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这里休闲、健身。

广场中间,村民李兴梅和张素兰说着话,比划着歌曲《九九艳阳天》的舞蹈动作,这是她们从今年7月份开始练习的广场舞。“俺这个小村庄,以前哪有地方给我们跳舞啊。”李兴梅告诉记者,如今村里人生活条件好了,时间多了,村里建设的农民广场可发挥了大作用。自从广场建好后,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喜欢往这儿跑,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在宽广的场地上跳舞、游戏,坐在长凳上下棋,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我们自己村的人过来,周边的洪山村、甚至正午镇上的居民都过来,这个健身广场能辐射周边近4000人。”吴寨村第一副书记牛伟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满足广大乡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他们村还打算在马庄居民点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乡村群众健身广场。

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美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有力推进,阜阳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阜阳市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大中小配套、覆盖城乡的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在城市,阜阳市大力推进小广场、小游园等建设,启动建设了总长160公里的6条城市绿道精品线路,努力拓展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农村,1700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星罗棋布,139个农民健身项目也已入选国家“十三五”项目储备库……

目前,全市已建成阜阳市体育中心、阜南县体育中心、临泉县体育中心、太和县体育中心4个大型体育中心,6个雪炭工程、6个县级全民健身广场、68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741个农体工程、51个社区体育俱乐部、265套全民健身苑、近千个晨晚练点,丰富了各类群众的健身活动。

今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确保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380万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实行工间健身制度,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在学校,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群众身边的活动:倾心打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伴随着锵锵的锣鼓声,几位演员身着鲜艳的花鼓灯服装在村内的大院子里活跃起来。扭、跳、翻、跌,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每逢周末节假日,颍上县王岗镇蔡营村的农家大院里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闲暇之余演上一出花鼓灯已成为村民娱乐健身的保留节目。

有着“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近年来在群众生活中广泛普及。花鼓灯健身舞不仅在民间街头巷口舞起来,往往一汇演就有数千人出台演出,今年国庆期间还喜获世界舞蹈之星大奖赛暨第三届“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两金两银大奖。

近年来,阜阳市按照不同地区、行业特点,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百姓、参与性强的全民健身活动。冬有冬泳,春有以自行车、健步为主的春行,夏有以花鼓灯、秧歌为主的夏花,秋有以体育舞蹈、武术表演为主的 “四季风活动”,一系列全民运动主题活动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

除了花鼓灯健身舞在全市推广,太和县的武当太极拳、界首市的夏季篮球联赛、临泉的LBA篮球联赛、阜南县的农民篮球大赛和千人花鼓灯活动、颍上县的农村乡土运动会、颍州区的皖西北健身花棍操、颍泉区的千人太极拳、颍东区的乡镇门球赛等都已形成了制度性的县级品牌活动。

为了让群众参加更多的健身活动,调动群众健身积极性,阜阳市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搞好各类活动。目前,各类篮球、足球、太极拳、门球等群众性体育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了组织,群众参与运动的劲头更足了,真正成了体育的主角,并从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重大节庆到平日休闲,体育健身活动已逐渐融入阜阳城乡群众的日常生活,爱好体育、参与健身的群众人数不断增加。

   群众身边的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体系覆盖城乡

   每天早晨,在阜城清河广场,人们总能看到一群市民在习练太极拳,舒缓轻灵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引来不少市民驻足围观。一名年届不惑的男子不时指导着练习者的动作,他就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苏锋。

十多年来,苏锋义务授拳,传授陈氏、杨氏太极拳剑和健身气功,其学员从10来岁的孩童到古稀老人,从在职人员到病退干部,还有在校大中学生和下岗职工,共指导教授全国各地的学员近万人,培训教练员、辅导员100多人,他负责的晨练点先后被评为全省百佳晨练点、省全民健身示范点。

如今,有一大批像苏锋这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基层。截至2015年底,全市发展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22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945名。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年活跃在各个健身网点,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宣讲科学健身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并连续三年在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交流大赛中代表安徽省获得优异成绩。

全市以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为统领,以体育总会、乡镇文体站、体育协会为载体,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根本的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体系已经覆盖城乡。

为开展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阜阳市投资200多万元建设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各县市均建设了国民体质监测站,每年监测3500人并出具运动处方,充实并完善了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为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及《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市文广新(体)局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阜阳市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日渐高涨,活动内容明显拓展,社会反响明显向好。下一步,将借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阜举行的东风,进一步推进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活动平台,提升全社会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健身需求。

新闻推荐

)近期,市农委对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有12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互联网

本报讯(记者徐立成实习生戴世泉通讯员马飞)近期,市农委对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情况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有12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互...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活力阜阳绽放激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