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界首新闻 > 正文

大戏送到家门口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9-21 20:4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陈慧纷/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界首市王集镇李彬庄的群众在家门口看戏曲演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在阜阳市农村,看戏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之一,不仅本村的男女老少广泛参与,还要接闺女、请女婿,招待邻村乡亲来看戏。近日,记者在界首市王集镇李彬庄采访时,正巧赶上“送戏下乡”活动走进该村,实地感受了村民在家门口看戏的热闹场景。

戏台就搭在村文化广场上,前来听戏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戏未开场,台下就开始了争夺战。孩子们把小板凳摆在了戏台前,占领有利地形;骑着三轮车、自行车来听戏的老年人,直接坐在车里,还有的人干脆站着观看。不远处,广场上的小凉亭也坐满了人,场面可谓热闹。村活动广场上,早被小商小贩占满,卖针头线脑的、小孩零食玩具的分设在道路两边。

此次送戏下乡的是界首市梆剧团。为保证演出效果,流动舞台车一大早就开进了李彬庄。搭台布景,调试音响,工作人员瞬间忙碌起来,演员们也纷纷进入李彬庄新建的农民文化乐园内安营扎寨。

“到基层演出一次,一般都在一个星期左右,吃住都要在基层,还经常需要自己搭设舞台,如今流动舞台车节约了装台时间。尽管环境仍旧简陋,但道具、音乐、灯光等工作人员全力配合,任何演出环节都不打折扣。”界首市梆剧团业务负责人杨自生介绍说,自己已经在剧团干了41年,剧团每个月要赶七八个台口,一年下来,要演出100多场戏,几乎天天都在外奔波演出。

早上8点半,大戏正式开场了。锣鼓一响,《包公案》开唱。老人们个个陶醉其中,眯缝着眼睛,微微摇晃着脑袋,有时还和着鼓点,用手指轻敲大腿,不知何时就猛喊一声“好”,狠狠地鼓起了掌。戏在孩子们眼里就是个热闹,台上唱的啥一概不知,只看到长毛大刀飞舞,红脸的白脸的咿呀乱叫,他们坐一会儿就跑开了,在广场上的秋千上、零食摊前,一准就能把他们寻着。

来自王集镇杨老家村71岁的杨立林坐在凉亭下,听得投入,不时跟着戏台上的演员哼唱起来。前几天,从村里大喇叭听到,市里“送戏下乡”到家门口,一大早,他就骑自行车来到李彬庄村口听戏。“从小就爱听戏。听说市梆剧团要来唱5天的戏,老早儿我就在这里等着了。豫剧、曲剧都有,熟悉的乡音、动听的唱腔,演出很精彩!”杨立林兴奋地说,在家门口就能看戏,表演很接地气,符合群众口味,真是大饱眼福、耳福了!

得知大戏上午、下午各一场,杨立林告诉记者,他准备听完上午场就不走了,在李彬庄上的小饭店吃上一顿,下午接着听。“美好乡村建设起来了,村民生活更富裕了,村里开的都有饭店,吃饭省事多了。孩子都出外打工了,我和老伴在家,没事就喜欢赶个集,串个庙会,听个戏,凑热闹。出来赶个人场,既锻炼了身体,也不会觉得寂寞,挺开心的。”

62岁的杨老家村村民王荣娟也来村口听戏了。不过,她还操心着自己的生意——零食摊。“俺年龄大了,不能干重活,就在家种两亩地;农闲时,骑着三轮车卖个小零食。地点不固定,哪里赶集逢会,就去哪里。”王荣娟说,一天下来,能挣个20多块钱,够买菜、买馍,加上给孙子零花钱的花销了。

据了解,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是省文化类民生工程之一,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运作模式,旨在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节目送到各个镇村,开展巡回演出,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和搭建临时舞台等方式,将文化大餐直接送到农民的家门口,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市民乐享文化盛宴

第二届阜阳文化产品交易周活动首日现场见闻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戏送到家门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