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真子 1946年,一位外地商人来到阜阳,在当时的阜阳第一公园,即今天的阜阳第五中学广场上,放映了一部无声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这是阜阳人最早的光影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进入发展新时期。1951年,阜阳专署把位于鼓楼的人民会堂(后称人民剧场)改为阜阳人民电影院,拨款7500元整修原剧场,并从外地购进电影放映设备,开始放映35毫米黑白电影片,这是阜阳的第一座电影院。
1953年,根据当时阜阳专署文教科安排,赵文祥、连森等四名阜阳青年被送到扬州电影学校,接受为期半年的电影放映技术培训。正是这次培训,使他们后来成为阜阳首批农村电影放映员。培训结束后,四个人被分成四个放映队,为全区各生产队放电影。每个放映队有三个人,一个放映员,一个发电员,还有一个是用架子车拉笨重发电机的工人。那时没有自行车,放映队主要靠脚力,一个生产队接着一个生产队地走下来,每个月要放20多场。
1954年,阜阳专署文教科设电影组,负责全区电影管理工作,影片发行则由安徽省电影公司直接负责,省文化局还分给阜阳专区3个电影放映队。
1956年,安徽成立电影学校,阜阳开始有更多的青年进入学校学习。学成归来,他们便被安排负责电影发行、器材供应、维修、放映等工作。当时,20岁出头的阜南县公桥乡巩堰村青年骆桂云便是那时被派往电影学校培训的,培训后,他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基本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只有看电影。电影放映员走到哪儿都受欢迎。”骆桂云说,只要听说要放电影,村民甚至晚饭都顾不上吃,全家总动员,不惜走一二十里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放映过程中还会有观众源源不断地加入。《西安事变》、《大渡河》、《白蛇传》、《月亮湾的笑声》……这些都是骆桂云曾放映过的电影。
随着专业队伍的壮大、管理的规范,阜阳电影市场迎来蓬勃生机。至1958年,全地区已有52个电影放映队,城市除阜阳、亳县已有专业电影院外,其余各县都有1个35毫米电影放映单位,全区初步形成了城乡电影放映网络,农村实行计划放映。值得一提的是,太和的太光电影院曾经是全省第一个县级电影俱乐部,省文化局当时还专门捐赠了一部美国进口提包式电影放映机。
1962年,阜阳专区电影俱乐部成立,位于现在的东城墙路群众剧场,这是阜阳专署继人民电影院后设立的第二家35毫米放映单位。到1963年,为进一步加强电影工作的管理和影片调度,阜阳专区成立了安徽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阜阳分公司,各县也成立了电影联队,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县电影管理站。
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等22位明星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群众最喜爱的电影艺术家。他们由当时的四大电影制片厂拟定人选,最终由文化部统一确定,被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22大明星”。1961年底,他们的大幅照片全部以“标准照”的形式冲洗放大,1962年初开始在全国各地的电影院悬挂。当时,阜城的人民电影院门厅墙上悬挂的就有这些照片,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独特的电影风景线。
新闻推荐
□熊苗上周有两则新闻挺具有可比性。一则是安徽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因为一段手持大喇叭回应上访群众的视频火了;另一则是...
阜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阜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