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张震
淅沥的小雨未能淹没阜南县田集镇中心学校的郎朗书声。新建的教室宽敞明亮,美术兴趣课堂上,尤爱画画的9年级学生戎双莉,认真勾勒着线条,精致的荷花跃然纸上。
去年开始,田集镇中心学校开设了一批兴趣班,包括美术、音乐、武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在美术兴趣课堂上画上几幅画,想爸妈时,走进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跟在外打工的父母打个电话、视频聊天……对戎双莉来说,这里并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戎双莉的父亲戎西波和母亲邵素艳都在广东打工,常年不回家,把女儿留在老家是戎西波夫妇多年的遗憾。为了让女儿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邵素艳一直想让女儿去广东读书。
直到去年,戎西波夫妇看到老家的学校软硬件环境均大幅改善,特别是学校依托兴趣教学功能室开展的素质教育,让女儿在家门口也能受到优质教育,终于打消了南下广东就读的念头。“以前总想着外地的教学质量好,孩子能学的东西多,如今家里的教育也很好,不用带着孩子到处跑了。”
戎西波夫妇的选择,背后是阜南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大幅提升。
近年来,阜南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以来,该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总投入达35.9亿元,其中,农村全面“改薄”资金5.9亿元,新建校舍51.1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88.2万平方米;配备实验仪器、图书和音体美器材等教育信息化投入2.17亿元。
大手笔投入,让一所所曾经设施不全、条件落后的学校,换上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新貌,一间间实验室、电脑室、阅览室,让农村娃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服务,所有适龄孩子“上好学”的目标渐行渐近。
软硬件短板加快补齐的同时,阜南县进一步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实现师资力量均衡。仅2017年,该县就计划新聘各级各类教师1668名,其中,1148名教师将被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占招聘总人数的68.82%。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22日,阜南县政协组织部分卫生界别政协委员开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专题调研活动,县民政、县卫计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调研,县政协副主席闫俊涛参加调研活动并作讲话。调研组一行实地...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