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玉米秸秆要费事去处理,现在一斤秸秆能卖3分钱,俺家8亩地多收1000多块钱!”把自家玉米秸秆拉到收购点,过秤、卸载、结算,阜南县柴集镇茶棚村农民戎会龙喜笑颜开。
正值秋收时节,记者来到柴集镇的秋实草业(阜阳)公司秸秆收购点,老远就看到农民开着三轮车、拖拉机、小货车,拉着满满的玉米秸秆前来售卖。偌大的收购点里,10台玉米青贮饲料加工机器一字排开,一捆捆秸秆经过加工,变成了柔软清香的细丝。
“我们从9月15日开始,按照3分钱一斤的价格敞开收购,每天平均收购2000吨,农民、种粮大户、经纪人积极性很高。”看着大车小车秸秆运来,秋实草业(阜阳)公司总经理何志祥也是一脸笑意。
今年,阜阳市引进秋实草业有限公司,计划分3年投资16.2亿元建设年收贮300万吨玉米秸秆饲料化项目。秋收以来,秋实草业设在阜南县、临泉县、颍州区三地的12个玉米秸秆青贮基地开始收购玉米秸秆。按计划,今年可收贮玉米秸秆100万吨,带动当地群众直接收入6000万元,带动600人就业。
“这些秸秆收购过来后,经过粉碎、揉制、发酵,就可以成为牛羊养殖的优良饲料。”何志祥告诉记者,公司已经与多家大型奶牛、山羊养殖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阜阳收贮基地生产的压块秸秆饲料将销售到市内外。“我们还将在阜阳建设20万只奶山羊养加销一体化项目,作为前期项目,今年100万吨玉米秸秆饲料化项目已投入运行,下一步秸秆饲料将就地利用,作为奶山羊养殖的饲料。”
“以前收完玉米之后,秸秆没地方放,现在能直接卖钱。”秸秆也能卖上好价钱,让茶棚村农民宋志华高兴不已。他算了一笔账:平均每亩地可产秸秆3500斤,价格0.03元/斤,光卖秸秆每亩地收入100多元,政府还按照20元/亩的标准发放秸秆综合利用补助。总的算下来,家里8亩玉米,今年能增收1000元。“一天能收3亩地,等自家的秸秆卖完,俺就去收别人的。”
以往废弃的秸秆资源,正成为各方眼中的香饽饽。在阜南县新村镇的秋实草业收购点,记者见到了同样的热闹景象。“今年我们提出‘以收促禁\’,全镇5万亩玉米秸秆可以实现百分之百回收。”镇党委书记张亮告诉记者,前期由秋实草业收购青秸秆,镇里还设有6个收购点,收购后期的干秸秆,转运给秸秆发电企业等。
“农民销售的玉米秸秆,还包括专门种植用来转化为饲料的部分,这就是‘粮改饲\’项目。”市畜牧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中央财政就安排资金支持开展“粮改饲”试点,按照草畜配套、产销平衡的原则,发展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饲草料产业。今年,阜阳市争取国家“粮改饲”项目面积14.6万亩,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品种,规模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财政按照200元/亩的标准,投入扶持资金2900多万元,计划收贮玉米秸秆44万吨。
新闻推荐
对教育是否满意,人们会用脚投票。根据安徽省阜南县教育局日前摸底的结果,今年阜南县共有8275名农村学生从城区和外地“回流”至该县的乡镇学校。阜南县在安徽省率先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资有限...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