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在市民中引发广泛关注。阜南一小区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起火,引燃杂物,大火中多辆电动车变成铁架子,一居民不幸死亡。阜南法院日前审结了这起赔偿案,判决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承担20%的责任,赔偿10万多元。
近日,38岁的市民万勇致电报社反映问题。“在我们小区,楼梯间乱停乱放现象也非常严重,真担心哪一天也发生像新闻报道那样的惨剧。”万勇家住颍东区颍河东路某小区,该小区刚建成五六年时间,虽然是新小区,可楼梯间乱停乱放问题也相当严重。
9月2日下午,记者随万勇来到他家所居住的单元。只见楼道入口处安装有玻璃门和电子开门装置,而此时玻璃门大敞,六七辆电瓶车从门内停到门外,门根本无法关闭。从楼上垂下的几根电线,正连接着插板给电瓶车充电。除电瓶车外,楼梯间还停放着一辆婴儿手推车和其他杂物,几乎占据了整个楼梯间,行人上楼都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行。
顺着楼梯来到该单元的二、三、四层楼,每层的拐弯处都堆放有废纸箱、空饮料瓶等废品,以及自行车等物品,占据空间、造成通行不便不说,还积存了不少灰尘。
万勇告诉记者,楼梯间乱停乱放现象在这个小区很普遍,物业公司也没有进行清理整顿。“邻里间碍于情面,也不好要求别人清理。”万勇告诉记者,更危险的是,小区楼与楼之间的通道很窄,去除绿化带仅够一辆车通行,有时居民的电瓶车、三轮车还会停在通道上,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救护车、消防车都很难进入。
万勇的担心不无道理,记者在该小区走访时,看到不少楼道都存在同样问题。虽然小区一角设置有一个电瓶车停车棚,但据不少小区居民讲,由于停车棚容量有限等原因,电瓶车还是停放在自家楼下充电、使用更方便。
新小区如此,旧小区又怎样呢?记者随后来到位于阜城北京中路的某单位家属院小区。进入小区后,只见居民楼一楼为开放式,部分单元楼道前,停放着一两辆电瓶车。而几乎在每个楼道的楼梯间,都被封闭起来且加装了铁门。据该小区一位居民介绍,这些空间先到先得,哪家先装门就归哪家所有,里面大多存放着杂物。
就楼梯间乱停乱放问题,不少受访市民表示,楼梯间乱停乱放肯定会影响出行与安全,应当制止。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根据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公司负有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车辆的停放管理等职责,同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当业主、物业使用人人身、财产受到损害时,物业公司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物业公司要承担起责任,负责楼梯间乱停乱放的管理工作,打造安全的小区环境。”不少市民表示,除此之外,生活在小区里的居民也要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做到不在楼梯间乱停乱放,在方便他人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新闻推荐
阜南县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纪实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