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
今年上半年,阜阳市对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受益人数达12.78万人,累计发放资助金额约1.31亿元。其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人数达48074人,累计发放金额4576.3万元。
7月3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阜阳市已陆续开启大学新生各项助学申请工作,其他学段助学申请也相继开展,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应贷尽贷 享受教育公平
现在阜南县公安部门工作的小良(化名),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首批受益者之一。10年前,他从阜南一中考取淮南师范学院时,该政策的出台实施,解决了小良一家的燃眉之急。“当时一年贷了5000元,连续贷3年,缓解了家庭经济负担。”
10年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让一些经济困难家庭为高昂学费发愁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尹立新说:“教育公平,是要让每个学生考得上就能读得起。”
8月1日,2017年大学新生和在校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启动。当天,记者在颍州区教育局看到,一些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手持《申请表》、《扶贫手册》或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排队等候现场受理。
尹立新介绍,根据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标准,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借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据了解,该政策现场受理时间持续到9月15日。
让大学生入学不发愁
与往年不同,今年新增市县助学补贴项目,即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阜阳市部分县区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了资助标准。”尹立新说,“让贫困大学生入学前不发愁。”
在学生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通过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先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领取临时困难补助。
入学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未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以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8000元。
此外,尹立新介绍,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获得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补贴。
做好“三门功课”实现资助范围“三个全覆盖”
近年来,阜阳市积极贯彻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范围上实现了各个学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三个全覆盖”。为让好政策落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获得感,阜阳市积极做好宣传、落实、沟通“三门功课”。
7月20日起,阜阳市各县市区教育局发动教师队伍,深入村镇,精准到户,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大走访”活动。
“此次走访对象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家庭。”尹立新介绍,教师深入学生家中,根据学生所在学段,对照应享受的资助政策做好宣传,核实并完善相关登记内容,做好走访台账,为下一步教育扶贫精准资助工作提供准确信息。
链接:
阜阳市对各学段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标准
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园幼儿可享受当地县(市、区)制定的贫困幼儿最高标准资助,每生每年资助标准不低于600元。
义务教育阶段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资助全覆盖,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均按学期打卡发放。
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阜南县、颍上县、临泉县)和地方试点县(颍东区从2017年秋季学期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以实物形式补助给学生。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具有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在校生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执行每生每年3000元的最高标准资助。此外,从2016年秋季开始,对普通高中在籍在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并免除学费(包括三年级);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其家庭可在户籍所在地享受每年每生3000元左右的“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
新闻推荐
阜南县扎实推进双拥工作纪实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