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成功“摘帽”后 甩开膀子干

来源:阜阳日报 2017-07-15 21:4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张震

“今天早上收获的龙虾,刚才到集镇上卖了400多块钱。”日前,在阜南县地城镇高郢村,去年底刚脱贫的刘克好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第一年养殖龙虾,已经开始有回报了。

50岁的刘克好脸上挂着笑容,看上去精神头不错。“以前,我和老婆两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零工,供两个孩子读书,日子还能过得去。”刘克好说,不幸的是,2015年爱人乔恩玲感到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得知患上了风湿性心肌炎。后来,刘克好带着爱人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也没能治愈。“医生建议长期服用药物治疗,每年的医药费就得1万多块。少了一个劳动力,多了一份大额开支,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启动后,高郢村干部在走访中得知刘克好的家庭情况后,经过反复识别和多次公示,把刘克好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俺家就享受了很多扶贫政策,仅光伏发电一项每月就多了300多块钱收入,老婆看病一年的自费费用也大大降低,女儿读大学每年还有3000元的补贴。”按照刘克好的说法,在多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家的两项重头开支——妻子看病和女儿读书费用大大减少,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的情况得以扭转,一年下来甚至还略有结余。

同年,刘克好家的老房屋被认定为危房,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地城镇专职扶贫副书记徐金明及时上门宣传相关政策。得知签订复垦、旧房拆除、安置等3个协议书后,就可以住进新建的楼房,刘克好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今年初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

在“雨露计划”教育扶贫、“351、180”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等多种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刘克好于去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别人给的钱总没有自己挣的花着舒心。”刘克好说,依靠他人“输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己主动“造血”,自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发展什么?靠啥增收?带着这些问题,刘克好走访了周边很多种植养殖大户,向他们讨教种养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他最终决定养殖龙虾,并于今年初主动找到村干部,商谈贷款养虾事宜。就这样,在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刘克好顺利获得了5万元免息贷款,再加上从亲戚朋友处借的3万元,他一次性流转了30多亩地,踏上了产业致富之路。“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感情。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一家日子才越来越好。”刘克好说,如果今年养虾效益好,他准备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养殖、共同致富,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退出,让贫困户脱贫,更要让他们走上致富道路。”阜南县扶贫办主任曾晓彬告诉记者,阜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坚持实施扶贫开发“486”行动计划,去年成功实现了30个贫困村出列、2.7万人脱贫的目标。今年,该县计划28个村出列、3.4万人脱贫,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张震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留守老人盼亲情2017-07-10 12:44
猜你喜欢:
评论:(成功“摘帽”后 甩开膀子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