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电话营销本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商家的营销电话变成了“骚扰电话”,不分时段频繁来电,让人不堪其扰。最近,不少市民向本报呼吁——“营销电话骚扰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9-2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孙海涛

电话营销让市民闹心

“你好,打扰一下,我们在地铁口有精装公寓出售,你有兴趣了解一下吗……”近来,合肥市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营销电话。

日前,合肥市民洪家兵告诉记者:“我平均每天要接10多个营销电话,有座机号码也有手机号码,大多是卖公寓、卖商铺、卖写字楼的,也有投资理财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包括周六周日在内,中间不分时段,电话随时打进来,不管你是不是在工作、开车、吃饭或休息,简直烦不胜烦。 ”洪先生对此非常反感,但又无可奈何。

“现在,我都不敢接固定电话了,90%都是推销房产的。只要一看到,我就马上挂断。 ”市民宋友文告诉记者,不过现在房产公司又有新招,如用手机打进来,让你误认为是没有保存号码的同事或朋友的电话,不好意思不接。 “前几天,一个朋友找我办正事,用办公室号码打我手机,我一看号码不熟悉,以为也是营销电话,就连续挂断了三次。最后,朋友改用手机打过来,并生气地问我为何不接他电话?我赶紧道歉,才把误会解释清楚。 ”宋友文无奈地说。

9月1日,阜南县某小学付士虎老师对记者说:“合肥一家房产开发公司不知道从何处得知我的手机号,从4月份开始,他们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推介合肥市万佛湖路上的门面房和商铺,说那里如何繁华、投资前景好、升值大等,劝我投资购买。 ”

经不住置业顾问的热情推销,付老师来到合肥这家公司售楼部缴了10万元购房款订金。可回去与家人商量后,觉得一是资金有限,二是对商铺周边的市场环境不清楚,加上订购的商铺与当初的承诺不符,便提出退款要求。 “人家就是不同意退款,说我违反了合同规定,这都是接营销电话惹的祸! ”他后悔地说。

营销电话可谓五花八门,有推销公寓、写字楼、商铺的,还有理财、推销保险的,甚至还有免费领礼品等诈骗电话。 “我接到几次同一营销电话,于是就将它拉进了黑名单,但后来他们换了一个新号码又打进来了。现在,手机内的黑名单都满了,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骚扰电话。 ”市民陈璇无奈地对记者说,遇到诈骗电话还能报警,但被营销电话“骚扰”,却无可奈何。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预防个人信息泄漏

“我接过一个卖公寓的营销电话,对方见我愿意考虑一下,就和我聊了一会,然后邀请我周末去滨湖那边看房。最后,他突然问,先生贵姓? ”安徽朗坤集团负责人徐珍玉说,原来他们推销的时候并不知道接电话人的姓名,只是有人给了他们号码。 “我们的手机号码是怎么泄漏的?这些营销人员如何获取我们的手机号码,有关部门应该查一下。 ”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活动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据公安部门介绍,不法分子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多样,已经从简单的身份信息、家庭地址等,扩展到手机通讯录、银行账号和密码、出行记录等,任何主体均可能成为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受害者。同时,信息泄露源头多样,信息盗取技术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利益链条和黑色产业。

省社科院当代所所长邢军告诉记者,市民手机号码及个人相关信息的泄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办理相关业务时登记的信息泄露,或在网上购物、购票时填写的资料信息泄漏;另一种就是营销公司根据手机的号段,随机进行拨打,询问过程中信息泄露。

“如今,科技发达,通讯、网络基本普及。一些市民在手机中下载了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拦截软件,对部分有标注的营销电话,可以直接挂断或屏蔽,这是大家对营销电话、诈骗电话的防护措施之一。 ”合肥市西园街道司法所副所长汤李军告诉记者,有些电话响一声就断掉,千万不要回拨过去,那都是营销公司或诈骗人设置的“陷阱”。 “目前,通讯、网络发达,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非常重要。如小孩刚出生,父母就会接到推销奶粉、介绍月嫂的电话;孩子刚上小学,就有电话询问小孩是否上补习班、培训班等,让人防不胜防。 ”汤李军还说,盗取和出售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虽然可恶,但查处起来很麻烦。

安徽中特律师事务所的郭万隆律师告诉记者,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纳入法律层面;2013年7月,工信部制定出台《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去年底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将“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增强了处罚力度,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判罚最高可达7年有期徒刑。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强化骚扰电话监管

据了解,电话营销已成为目前房地产、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等行业的主要营销模式,电话营销带来的业务量占近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电话营销有其存在的土壤,部分市民也需要这些信息,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

安徽联通集团客户部张启劲告诉记者:“作为运营商,我们对营销电话既不能阻止也不能监控,因为他们不违法、不违规,只是在推销产品。如果是垃圾短信,可通过搜索敏感字眼或广告讯息,能采取技术手段加以监控或屏蔽。但这种营销电话,不好监管。商家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打很多营销电话,市民可以选择不接电话或拉进黑名单。不过,广大市民应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在网上或给不熟悉的人留手机号码。 ”

“市民如果受到电话骚扰,可以向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企业的客服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工信部设立的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 ”省通信管理局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该局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以管理推动行业规范,以技术助力管理升级,开发“网间疑似骚扰电话监测协查平台”,对每周超短超频和疑似骚扰的网间通话进行监测,出具监测报告,并通过“平台”以工单的形式下发给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限时对工单进行处置并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目前网间疑似骚扰电话已有明显好转。今年以来,省通信管理局已累计下发工单26期,累计通报疑似骚扰电话号码1247个,涉及通话1457万次,运营企业累计关停号码1021个、拦截号码287个、限呼135个、省外派单协查414个。

该局有关负责人还对记者说:“骚扰电话的治理,通信行业或一省一地难以单独完成,需全社会、运营企业、通信用户协力攻坚克难。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分解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明确责任主体,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通信行业内部也应将骚扰电话治理推向深入,着力源头治理,规范语音外呼业务;三是应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屏蔽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为通信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

新闻推荐

历时数月的第八届安徽曲艺节日前在宿州落幕,各种流派同场竞技,展现了这门古老艺术的活力——传统曲艺正青春

本报记者晋文婧/文本报记者徐旻昊/图第八届安徽曲艺节日前落下帷幕,在这场历时数月的展演中,专业院团好戏连连,民间艺人初登大雅之堂,年轻观众热切参与,堪称本届曲艺节的亮点。课外爱好“不业余”...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阜南“***光明行”2016-11-21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电话营销本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商家的营销电话变成了“骚扰电话”,不分时段频繁来电,让人不堪其扰。最近,不少市民向本报呼吁——“营销电话骚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