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合肥2月13日电 (记者徐海涛)“‘春节送礼风\’不见了,干部迎来送往的少了,溜哨早退的少了,办的实事多了……”安徽省阜南县纪委第四乡镇工作室主任张彬是一位基层 “老纪检”,今年春节,他向记者谈起近年来“节日基层官风之变”。
“说起干部作风‘节日病\’,过去有人曾归纳为‘四多一少\’:送礼多、吃喝多、评比检查多、溜哨早退多,在岗干事的少。”张彬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几年来,当地“四多一少”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节日送礼风为什么能刹住?首先是中央倡导的新风气得人心;其次是查处动真格,收礼送礼成了高风险行为;第三通过改革纪检体制,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大大加强了。 ”他说。
不仅送礼风,张彬总结,近年来基层干部节日作风在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溜哨早退的少了,坚守岗位成常态。今年除夕前一天和大年初四,张彬不打招呼对辖区内5个乡镇的干部值班情况进行了两次抽查,发现80个岗位中在岗率达97.5%,2名不请假外出干部被通报批评。
大吃大喝的少了,务实健康成风尚。以前每到春节前后,各种单位聚餐、上下级吃请较多。现在县城执行公务要求 “同城不招待”,下乡在食堂吃工作餐,干部值班24小时禁酒。总的来看执行状况较好,减少浪费,健康饮食也受到大家欢迎。
大办喜事的少了,提前申报成习惯。春节时农村返乡人员多,扎堆办喜事,党员干部中多“能人”、大户,往往大摆筵席、大操大办。今年风气明显好转,党员干部家办喜事都提前申报,至今没发现一起违规行为。
托关系办事的少了,主动服务的多了。各个乡镇都设立了行政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 “全程代理一条龙服务”,不用找人就能“快办、特办”。乡镇政府每年举行“接农民工回家”活动,并邀请返乡人员座谈,主动倾听想法、寻求建议。
新闻推荐
阜阳市“微宣讲”团用群众语言、身边事例宣讲受欢迎——“微宣讲”送到乡村来
■ 本报通讯员 李利新本报记者 安耀武 黄永礼5月17日,阜南县许堂乡的20多名党员干部一大早就聚到会议室,等候阜阳市“两学一做”“微宣讲”团送讲到村。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照本宣科,四位“微...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