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6天的“崛起安徽·投资热土微行动”已于21日,在活动的最后一站——宿州,落下帷幕。在六天三地(阜阳、亳州、宿州)的走访中,@安徽商报共发布微博条数35条,其中长微博8条,微博阅读量达到366794人,微博共被转发2156次、评论622次、点“赞”178次。平均每条微博转、评、赞84次。
与商报粉丝积极互动
在这次“微行动”中,本报官微小编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工矿企业,力求选取那些鲜活生动的事迹,以小见大地展现出常人眼中不一样的皖北地区。也正是因为角度独特,内容鲜活,从而引起了众多网友的阅读与评论。在6天的“微行动”中,本报官微发布了35条微博,数千名网友对@安徽商报发出的微博进行了评论。
6天的“微行动”中,@安徽商报 一直与63万商报粉丝积极互动,“商报君”也竭尽所能地回答网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譬如在亳州市,网友@我是亳州人 就通过私信告诉“商报君”,“养生亳州最好的体现,就是在亳州有数十位百岁以上的老人。 ”后来也是在这位网友的介绍下,“商报君”在离亳州市不远的一个村庄里,找到了一位六世同堂的百岁老人。在宿州市,网友@南村一居士向“商报君”推荐了鲜为人知的闵子骞故居,以及二十四孝中 “芦衣顺母”的发生地——萧县的 “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为当地企业牵线搭桥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商报在阜阳市阜南县走访中,采访了当地的一家藤编的龙头企业,“商报君”在对企业从创业到发展,从藤编原料选取到制作成形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采访后,发出了“藤编大王王文忠:阜南励志哥,70元起家,带动一方致富”的微博,引起了很多这家藤编客户的关注,有人跟帖说,“原来以为王文忠和我们说,原材料选取是如何的讲究,一直都半信半疑。看了微博才知道,原来他所言非虚。 ”还有网友说,“70块钱都可以起家,果然很励志。哪天去取经,要自己出来创业。 ”
还有网友通过私信咨询王文忠藤编企业的具体地址,他说自己是做家居的,看了微博上的图片,觉得这家企业的藤编做得非常棒,想亲自过去看看。 “商报君”后来也把企业对外宣传画册上的地址,拍摄了图片,传给了对方。也希望能通过这次“微行动”和微博这个平台,良好地展现出皖北地区在大发展大建设中打造出的良好投资环境,为皖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一些商机。为当地企业,牵线搭桥。 记者陆慧敏
【“微行动”中的热情网友评论】
网友@殷桃是我也:“看了@安徽商报 发出的关于阜阳“中国好人”的微博,我特意转发@了一些朋友,皖北人淳朴善良,性格耿直,他们都是阜阳很好的形象代言人。我为自己是阜阳人感到骄傲。 ”
网友@小鱼儿:“小编到亳州啦,亳州不仅有‘药与酒\’,还有‘道与戏\’,其中‘道\’是指《道德经》,‘戏\’是指五禽戏。谢谢@安徽商报 对亳州的宣传报道。我大亳州威武。 ”
网友@叮咚小人儿:“@安徽商报 居然找到了闵子骞的故居,我在宿州呆这么多年都没去看过,汗!从此以后,宿州又多了一张文化名片,希望当地旅游部门好好重视,好好开发。 ”
新闻推荐
乡村小杂院生产千万“复方甘草片”太和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药案
太和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药案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