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的明明是香椿树籽,长出的却是楝树苗。阜南县消协人员通过实地查看,走访有经验的种植户并邀请农业专家“会诊”,终于还原了事情真相,帮助投诉的农户解除了心结。
种香椿籽出楝树苗
不久前,阜南县消协接阜南城郊一农户投诉,说自己在某种子店购买的10斤椿树种子种到地里出的都是楝树苗,要求消协帮助其挽回损失。有这样的怪事?消协人员当即展开调查。
投诉者姓崔,家住城郊。看到有人种香椿树效益不错,4月初,他也去县城一种子经营店以38元/斤的价格购买了香椿种子10斤,回来后种了3亩。一段时间后,香椿出苗了,等长到半尺高时,他发现自己种的香椿长的不像香椿,到像是当地很常见的一种树——楝树。于是他就给卖种子的老板打电话,说种子有问题。老板听后说不可能。在崔某一再要求下,老板来到地里查看了种植情况,老板看后也说长的不像是香椿树,不知为啥这样,但坚持说自己种子没问题,对于赔偿要求不予理会。小树一天天长大,心结一天天不解,无奈,崔某就来到了消协投诉。
消协人员来到被投诉的某种子店进行调查。种子店老板承认崔大哥所说属实,说自己卖了多年椿树种子,光今年就买了几百斤,从没听说过“种香椿出楝树”的怪事。为证明自己所言是事实,他提供了一个电话号码,说这是其中一个在同一时间在他这儿购买椿树种子的老刘的,叫调查人员打电话问问他的种植情况。
实地探究挖根求源
在走访涉诉双方后,消协人员决定实地去看一看这神秘的现象,一睹“怪树”的真容。消协人员一行三人带着铁锹、照相机等工具,驱车前往投诉者崔某的种植地,取证探究。
在投诉人的指引下,消协人员来到位于阜南城郊的一块庄稼地,放眼望去,果然在一块绿莹莹的豆子地里,看到了夹杂在其间的“怪树”苗。“豆子是后来补种的,椿树是长不成了,地不能荒着。”崔某看到消协人员不解椿树园变成了豆子地,这样解释说。
因为椿树和楝树都是本地常见树种,消协人员也很熟悉它们的长相。大家围拢上去仔细观察,果然此树叶片形似楝树。地边就有几棵高大的楝树,周围围观的热心群众还折来一枝成年树的枝叶进行对照比较。消协人员用手摩擦树叶看看是否能闻出香味,崔某说:“叶子我都用嘴嚼过了,一点香味都没有。 ”一位围观大嫂当真就摘了一片叶片放进嘴里嚼了一下,立即吐了出来:“苦的。 ”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出的不是椿树苗,种的一定不是椿树籽,应该是种子有问题。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挂在楝树上的种子,是一种白色的、玻璃跳棋大小的园形小球,但崔某说自己种下去的就是一种黑色的、比楝树小球小得多的种子,如菠菜子大小。白色小球和黑色小籽差别很大,两种树种有明显不同,大家想也许树苗根部会留有白色的皮壳残留。消协人员决定挖根求源,希望能在根部残留的种子外壳上发现蛛丝马迹。
于是消协人员用铁锹挖出一棵连根带土的树苗,然后大家仔细地剥离根土,希望能发现点什么,可惜连挖两棵,什么也没看到。崔大哥说,种子太小外壳早已烂了,但自己肯定种的是黑色的种子而不是白色的。消协人员带了一棵挖出来的怪树苗,告诉崔大哥,回去请农业专家来判断,一定弄清是怎么回事。
拜访香椿种植高手
告别崔某,消协人员决定到种子店提到的老刘那里拜访一下,看一看他种的椿树情况。电话联系,说明情况,老刘说自己正在地里干活。十几分钟后,消协人员来到约定的地头,老刘和同村的几位在地里干活的老汉都等在那里。消协人员说明来意,刚拿出从崔某地里挖出来的怪树苗,老刘只看了一眼就肯定地说:“是楝树苗。”消协人员说他说种下去的种子不是白色的楝树种子,结果长出这个,很奇怪。旁边一位老汉说:“谁说楝树种子是白色的?楝树种子与椿树种子差不多也是黑色的。”消协人员一听忙问:“楝树种子是黑色的?不是挂在树上的白色的小球吗?”老汉说:“你是把楝树果当成籽了。就像苹果一样,苹果籽也是黑的,你总不能把苹果籽说成是红的吧。 ”老汉一语道破玄机,原来以为楝树籽是白色的,其实那是楝树果,去掉皮肉,核中的籽才能出来。消协人员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一旦被点破,顿开茅塞,一下子就能解释了崔某坚持所说的种的是黑色的小籽的合理性——他种下的可能就是楝树籽。
消协人员随老刘向地里走去,边走边问情况,老刘说,自己所在的这个村这几年几乎家家种植椿树,形成了特色。他是今年三四月份买的种子,60多块钱一斤,出的苗还行。消协人员问椿树种子是不是有很多种价格,老刘说:“价格悬殊还是很大的,价格低的杂质大,出苗率低。 ”
来到老刘的地块,齐刷刷的椿树苗有一尺多高。消协人员弯下腰,认真看了看椿树苗,明显与崔大哥地里的树苗不同。消协人员问是否碰见过出楝树的情况,老刘说还没有遇见过。消协人员连夸老汉种的好,老汉说自己种的还不行。他指着旁边的一块地正在干活的一位大嫂说,她是村里种的最好的,大家有问题都问她。消协人员忙走上前与她攀谈起来。
大嫂说种植椿树是个技术活。椿树籽很娇气,种植时间、深浅、水肥都要细心,不然不是不出苗就是不成活。自己现在都不直接在地里下种了,而是在大棚里用营养盂育苗,然后移栽。这样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苗壮,长势好。老刘插话说,现在同庄人都在向她学习大棚育苗技术。
邀请农业专家会诊
虽然从种植户那里大概了解了崔大哥“种下香椿树籽,生出楝树苗”原因,但消协人员还是决定向消协专家协作单位——阜南县农业局请求帮助,彻底弄清事情的真相。
8月22日上午,县农业局2名专家随消协人员再次走进崔某的种植地。专家看了现场后,询问了他种子种植的时间、深度、距离,种前是否浸种、种后是否浇水以及出苗管理等情况。专家说,根据询问了解到的情况,崔某是第一次种植椿树,对种植方法没有掌握,一是种前种子没有搓皮、浸泡,二是种子入土太深,影响了种子的出芽,三是浇水没开阴沟,导致土块板结,加之今年天气异常,影响了香椿籽出苗及出苗后生长。专家说,相对椿树,楝树则泼皮多了,对土、水、肥基本没有要求,可以说是落籽生根,萌芽力强,生长迅速,这就是为什么沟头路边经常能看到楝树的原因。
专家判断,崔某种下香椿籽后,应该是出了一部分,但出苗后又死了一部分。同时椿树籽中应含有少量的楝树籽,播种后椿树和楝树同时出苗,由于管理不善,娇气的椿树苗死去,泼皮的楝树活下来。从地里长出的楝树苗的间距很远一棵且无序,可以证明中间应有死去的椿树苗。这应是“种下香椿树籽,生出楝树苗”的合理解释。
在农业专家的解释面前,崔某承认之前在向消协投诉时忽略了部分细节。正如专家所说,事实上他种下种子后,出了不少苗,因为是第一次种椿树,缺少管理经验,苗死了不少,剩下的就是这些楝树苗。
专家说法律规定种子允许存在一定的含杂率,从种植面积看,楝树的棵数在合理范围内,种子不属于假劣。听了专家的分析,崔某表示放弃投诉赔偿的要求,并对消协人员认真负责处理投诉的态度表示感谢。消协人员建议崔某,如果明年再种椿树,可以按专家的指导进行操作,同时可以去老刘村里学习取经,相信有了这次经历,崔某明年的香椿种植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郑刚·
新闻推荐
11月27日,阜南县许堂乡的治安联防队员高兴地领到乡政府发放的冬防冬治巡逻电瓶车。入冬以来,阜南县许堂乡掀起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热潮,投入资金近7万多元,购置20辆治安巡逻电瓶车,统一发放到所辖的行...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