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师哥们的爱心奉献,点燃了我们梦想的火炬。将来,这些电脑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走进理想大学的助推器……”9月18日,一场捐赠仪式在阜南县许堂中心校举行,该校九年级二班的邓玉萍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向爱心捐赠者讲述了上面这段话。
邓玉萍口中的师哥,是1997年从阜南县许堂中心校毕业的李飞、陈光辉和陈才章三人。当天,他们把价值15万元的50台新电脑捐赠给母校,以感恩母校多年的辛勤培养。“尽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孩子学习与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李飞等人说。
实际上,此次捐赠并不是李飞等三人的首次爱心之举。为地震灾区捐款、支援家乡修路、帮助困难户和患病儿童……近几年来,他们用创业所得,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据了解,李飞等三人在读书期间就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2001年、2002年,参军退伍的陈才章和李飞陆续到北京打拼,之前在广东务工的陈光辉也赶到北京,三人开始在北京共同奋斗、打拼。
“北漂”的日子很艰辛,为了节省费用,李飞等三人同租住在一间10平方米、没有电视机等电器的平房里。为了挣钱,他们摆过地摊,当过保安、送水工……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与顽强拼搏,三人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社会经验,决定创业做酒生意。后来,陈光辉做红白酒品牌代理,李飞在网上经营陈年老酒,陈才章也陆续开设了5家酒行和1家会所,三人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
“我的孩子在北京上学,有一次接他放学时,我看到北京的学校里教学设备比家乡好很多,突然感到阵阵心酸。”李飞表示,他事后立即联系陈才章、陈光辉,三人聚在一起说到此事,共同决定为社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许堂中心校的电脑因老化无法使用,便决定共同出资15万元购买50台电脑,捐赠给母校。”李飞等三人表示,如今事业小有成就,是时候报效家乡了。
“学校电脑室的电脑是2005年版的,经过多年使用,目前因老化几乎无法正常运行,学生一年多没上过电脑课了。”据许堂中心校副校长韩啸表示,李飞等三人捐赠的电脑不仅可以用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如今,李飞、陈光辉、陈才章三人又有了新的想法和计划。“三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能捐助的对象和次数也不多。我们计划将来联系更多外出创业的故乡人,共同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从全县范围内寻找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对他们定期资助直至大学毕业。”李飞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韦石)10月26日,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对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农信社改革提出要求,并就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及谋划明年工作作出安排。市委书记于勇出席会议并讲...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