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楠)记者8月8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进入汛期以来,阜阳市面平均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少近两成。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约有18.8万亩农作物受旱,主要集中在阜南沿淮和颍东区等地的部分乡镇。农业部门预计,如果未来一周仍无降雨过程,全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据了解,自7月15日以来,阜阳市先后出现三次降雨过程。但在前两次降雨过程中,阜阳市西北部和南部沿淮雨量偏少,在50毫米左右。第三次降雨过程中,阜阳市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平均雨量也仅在10毫米左右。8月3日至7日,农业部门在全市设置的48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阜南沿淮、颍东等少数监测点土壤含水量低于70%,墒情不足现象已经显现。据统计,目前全市受旱农作物面积约为18.8万亩,主要集中在阜南沿淮和颍东等部分乡镇。阜南县南部王家坝以西几个乡镇降雨较少,主要农作物特别是旱稻受旱严重,目前当地政府部门正组织群众抗旱。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阜阳市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均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市农委总农艺师杨庆芳表示,高温期间,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加剧,土壤墒情将呈下降趋势。据阜南、颍东等部分偏旱地区监测,高温期间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每天下降1-1.5个百分点。据此分析,如果一周左右时间内仍无降雨过程,全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杨庆芳建议,当前已出现旱情的局部地区应迅速开展抗旱保苗,未出现旱情的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做好抗旱准备,一旦出现旱情,及时组织抗旱。广大农户也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肥水统筹,预防水稻等农作物的高温热害。同时加强病虫测报,积极组织防控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努力夺取秋季丰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马红云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