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就要开学了,阜南县郜台乡李郢小学校长李克建犯了难。每年的这个时候,他心里都感觉没底,学生能不能都返校,教师人心是否稳定,5个教学班能否正常上课……一系列问题让他焦虑起来。
1980年,李克建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当时由于村小缺教师,他被推荐到李郢小学当代课教师。靠着微薄的收入和几亩河滩地,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直到1999年,他才转为公办教师。5年前,他任这所小学的校长。
由于师资不足,学校每位老师平均每周25节课,李克建和其他老师一样,每周25节课。
“每学期都有学生流失,大多数都到阜南县城上学了。有些家长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到外地上学,就想方设法送到阜南的托管中心,附近4个庄台至少有150名孩子在阜南上学。”李克建说。
他回忆说:十年前,李郢小学有三四百名学生,附近四个庄台的孩子都在这读小学。当时有7个教学班,12位老师。现在学校只有87名学生,5个教学班,6位老师。在这六位老师中,52岁以上有三个,其中一位老教师患病,不能正常上课。
从1996年至今,学校先后有8位老师退休,空缺的教师岗位却迟迟得不到补充。
2010年9月,学校迎来两位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吴信伦和胡家余。李可建回忆,当时学校已经整整17年没有来过新教师。这两位老师给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很受学生欢迎。吴信伦,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老家在萧县农村,每月工资除了供弟弟上学以外,所剩无几。一年后,吴老师考到萧县计生委工作,离开了这所学校。
胡家余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家在寿县,由于父母身体欠佳,他每次回家大概需要一周时间。学校老师少,课调不开,他不在的时候,有些老师就要上两个班的课。胡老师30岁了还没有成家,加上远离家乡,他曾打算放弃这个岗位。看到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最终选择继续留在这里教书。
李克建说,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条件差。李郢小学临近淮河,属
新闻推荐
新学期到来之际,阜南县交警大队民警走进辖区各中小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向同学们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图为9月1日,交警在阜南实验中学向高一新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nbs...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