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省委副书记李锦斌来阜调研“三夏”和防汛抗旱工作。图为李锦斌在阜南县张寨镇麦收现场与农民交谈。
本报记者 曹炯 摄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 见习记者 高楠 通讯员 韦石)6月4日,省委副书记李锦斌在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来阜阳市调研“三夏”和防汛抗旱工作。市领导于勇、李平、刘辉、李志伟分别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
当天上午,李锦斌一行首先来到阜南县张寨镇、苗集镇,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夏收夏种现场,详细了解农民种粮收入、秸秆禁烧、农业结构调整等情况。随后,李锦斌一行来到王家坝闸,听取了淮河防汛工作的汇报,嘱咐有关部门精心管理,充分发挥王家坝闸在防汛抗洪中的作用。
当天下午,李锦斌在阜南县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阜阳、六安两市及阜南、寿县、霍邱三县有关“三夏”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汇报。李锦斌指出,从调研情况看,安徽省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旱工作有三个“了不起”:夏粮产量略高于去年,如无意外可实现“十连丰、八连增”;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正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大江大河治理成就辉煌,初步实现了江淮安澜。当前,淮河以北已进入小麦大规模收割和夏种的关键时期,淮河流域进入主汛期,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李锦斌要求,要立足“抢”字,全力抓好抢收抢种,确保全年农业丰产丰收。要不失时机,强化工作调度和技术指导,及时做好农机调度、农资供应等方面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夏收夏种有序进行;要不准拖延,强化政策兑现,不折不扣地把小麦应急抢收专项资金、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政策执行到位;要不留空档,强化组织领导,做到责任到位,坚持夏粮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
李锦斌强调,要立足“新”字,加快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确保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高。要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主体广泛地成长起来。在农业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信贷和农业保险等关键环节,扶持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产业化广泛地活起来。找准突破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江淮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变;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让农业科技广泛地用起来。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李锦斌要求,要立足“防”字,切实抓紧防汛抗旱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防汛形势比往年严峻,各地要着眼防大汛,抢前抓好、未雨绸缪,完善抢险预案、落实抢险措施、备足抢险物资。要着力抓薄弱,除险加固、防患未然,以险工险段为重点,逐一摸底,系统排查,及时治理。要着重抓落实,明确责任、严阵以待,确保关键时刻指挥灵敏、反应迅速、组织得力;要立足“实”字,不断夯实水利基础,突出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水生态保护,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市委书记于勇表示,阜阳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切实把“三夏”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抢抓时机组织好夏种,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为全省粮食增产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进一步强化措施,严阵以待,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市长李平就阜阳市“三夏”和防汛抗旱工作情况作了汇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马静 本报通讯员 刘润辰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