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8岁的司洪贤家住颍州区一道河干休所,说起他的晚年生活,左邻右舍无不对老人的孙媳妇朱明芬称赞有加:“小朱人孝顺,平日为老人晒被洗衣、喂药喂饭、洗脚按摩……把老人伺候得很周到。”
2006年9月,司洪贤的老伴因病去世,这对老人打击很大,老人的儿女们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2011年初,为更好地照顾老人,一家人经过商量,原在市开发区居住的大孙子一家搬来与老人同住。
承担起照顾爷爷的任务后,性格温柔、心地善良的孙媳妇朱明芬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晚上都会到老人房里查看一番,帮老人盖好被子后,才回房休息;老人想外出散步,她担心老人跌倒,总会一起相陪;老人生病了,她陪护床边,喂药、喂饭。
“孙媳妇朱明芬每天都尽心尽责地照顾我,除了想尽办法给我合理搭配饮食,每天还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每晚倒好热水给我泡脚,泡完脚后再给我按摩脚底,不嫌脏不嫌累,天天如此,无微不至。”司洪贤逢人便夸孙媳妇孝顺。对此,32岁的朱明芬总是腼腆地说:“都是一家人,照顾自家老人,是我们小辈应该做的。”
司洪贤痴迷史学研究,离休后笔耕不辍,曾参与编写出版《阜南县志》、《阜阳县志》、《阜阳地区志》、《阜阳市年鉴》等。聊起今后的生活,司洪贤说:“有这么好的孙媳照顾我,我写书的劲头更大了,目前编写的第29本书稿已初校过,第30本书稿已经写了3万多字。”
(司洪贤口述 本报记者 马红云 见习记者 关加加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李芝忠)“没想到我打了一个电话,镇民情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上门来实地勘察,不到一个星期,我家的建房手续就批下来了。”近日,阜南县会龙镇刘庙村村民刘伟拿着建房审批手续说。 &n...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