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兴忠通讯员黄翔
82岁的村民黄树英开门第一件事,把头天晚上垃圾送到百米外的垃圾场,然后在村道伸伸腰、踢踢腿。被看作城里人的晨练,在这个远离城市40多公里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镇平木村那卜组,成为很多老太太、老爷爷的日常生活。
不仅在那卜组,防城区那良镇滩散村、水营街道办丹竹江村等20多个村屯,均能看到每天晨练和跳舞的大爷、大妈。这源于防城区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1月9日,记者来到防城区那梭镇平木村那卜组,花窗、飞檐、清水砖墙,看起来似幅画。进屯道两旁绿树成荫,两旁房屋墙上,是一幅幅体现该村特色的壁画,有酒坊制作、农耕、制茶等图,还有娱乐设施,不仅村容村貌发生变化,还显现出浓郁乡村文化,恍若村在画中、画在村中。
“我们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只是建好房、硬化好道路或竖几个文化牌,重要的是要打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防城区委书记韦汉烨说。
防城区按照“植根乡土、品味乡愁、体现文化”的总体构思,全面推进“三改、六提、三增”,采用乡土化、生态化、本土化的办法,整治村庄道路、院墙、绿廊等环境要素,重点建设3个特色小镇、8个宜居乡村示范村、25个宜居乡村示范点、30个生态乡村示范点、172个清洁乡村示范点。
2017年,防城区在丹竹江村、那卜组分别投入1200万元、300万元,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房屋立面改造、排水排污、绿化亮化和文化长廊建设等。此外,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设十万山瑶族乡木排村等24个“宜居示范点”。在华石镇冲敏村,依托靠山临江的自然环境和规模经营的生态农业,定位为“生态水乡、文化示范村、休闲农家”的宜居乡村,规划为风景浏览区、农业科普展示区、民宿风情体验区等15个功能区。在那良镇里火村,则把对外宣传文化与生态村结合一起,打造宜居文化示范村。
这些宜居示范村屯的建设,离不开一条主线,就是文化元素赋予其中,不仅有漂亮的宣传文化展板、文体设施,还有内容丰富的壁画和不同风格的建筑。
“具有文化特色的宜居村屯,改变的不仅是我们村容村貌,重要的是把我们多年陋习改了,提升了村民素质。”那卜组的陈有文说。
“我拿着一堆用过的尿不湿,一出门就习惯性地想扔到门口水池边,可看到清澈见底的水池,池边嫩绿的草皮,实在不忍扔下去,宁愿走到离家100多米远的垃圾堆扔。”那卜组村民龙彩燕说。像她这样自觉到垃圾点扔垃圾,甚至自己拿起扫把将房前屋后扫干净,在村里已成习惯,小孩也不再随处大小便了。
黄树英说,村里变得像景区一样,有娱乐设施,每天早晨起来,和老头子在村里溜达一会才回家煮饭,感觉生活越来越顺心。
新闻推荐
(记者吴小玲)“老城区设施本就落后,这条路的阻塞及荒废着实可惜,修通以后出行就方便了!”市民梁先生说道。近日,钦州市市政管理局启动二马路至中山路路段道路改造工程,这是该局针对防城港市断头路及小街...
防城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防城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