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伍老兵,我喜欢这座英雄城市。待到疫情结束樱花烂漫时,我一定要去看看!”援鄂医疗队队员、河口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胡峰说,他对打赢这场疫情有信心、有决心,他相信武汉一定能够很快恢复活力和健康。
胡峰是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原本定点支援湖北省黄冈市。但由于武汉疫情紧张,被改派往武汉抗击疫情。2月9日晚,胡峰和302名“战友”直飞武汉。
回到宾馆已是凌晨,但医疗队员却没有休息,而是忙着打理头发。为了方便打理,也保证更有效地穿戴防护服,女同志剪短发,男同志剃光头。同时,他们按比例分成了10个小组,胡峰被任命为第3组副组长。第二天,胡峰和同事们就开始穿脱防护装备训练,准备进舱值班。
经过训练,胡峰很快掌握了防护要领,开始轮值进舱。为了更好地工作,胡峰提前3小时就禁饮、禁食,走进位于湖北武汉城区的国博方舱医院时,他严格要求组员按照规定穿戴防护装备、纸尿裤后进舱。面对378名确诊病人,与同事交接后,他们来不及多想,就开始忙碌起来,不断穿梭在各个单元舱内进行查房诊疗。
防护服密闭不透气,再加上工作强度大,胡峰的秋衣、秋裤、刷手服很快就变得潮湿了起来,水汽在护目镜上凝结,鼻子耳朵压得生疼,再加上双层口罩呼吸不畅,胡峰身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但按照要求,为防止暴露感染,医护人员不允许随意触碰调整防护装备。想到这里,他调整步伐节奏,调整呼吸,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迅速回归工作状态。
除了查房诊疗,胡峰做得最多的是向病人解释病情,安抚病人焦躁情绪。为让病人放松情绪,他们与病人互动拍照、加油打气。每天工作9个小时后,胡峰才依次进入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严格按标准一件一件摘脱防护装备,进行酒精洗耳、擦面,碘伏棉棒擦鼻孔、耳孔。每天出舱后,胡峰第一件事就是长舒一口气,回到宾馆后经常连喝三瓶水。
2月16日,武汉下雪了。透过宾馆的窗户,望着百米之外的国博方舱医院,胡峰在日记中写道:“这里有来自全国的众多名医务人员,我们一起努力,疫情必会被消灭。纷纷扬扬的雪花,昭示着美好的未来,待到樱花烂漫时,我们重聚武汉!”(记者 张振)
新闻推荐
东营援助湖北医疗队医生胡国鑫父母: 共盼春来,再吃一顿团圆饭
本报2月19日讯(记者邵芳通讯员崔舰亭)最近,家住胜利油田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龙口基地的胡立悦仲崇香夫妇,每天...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