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起,东营区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三年来,东营区城市园林建设焕然一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变成了看得见的现实:东青高速沿线从水塘、芦苇杂乱丛生变成现在的三季见花、四季常绿,半亩园等近50个游园穿插在西城等老城区中间,一条条道路的绿化也等级提升,真正实现了路路带绿,点点见园。
三年增绿:绿化覆盖率上升10%
放眼东营市主城区,园林绿化欠账最多的就在东营区,换句话说,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东营区尤其是西城是主战场。
2016年以来,东营区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固强补弱,以项目建设促进西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按照“一路一品、一街一景”、“应建必建、应改必改”、“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原则,组织实施高标准园林绿化景观项目26个,共建设黄河路、庐山路、西二路等69条道路绿化,改造顺河路、千佛山路和蒙山路等77条林荫路,建设改造耿井公园、文化公园、陶然公园等47个公园游园,建设改造绿化面积89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60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由50.75%提高到90%,道路绿地达标率由53.13%提高到85%,林荫路推广率由56.13%提高到85%。
见缝插绿:城区绿色“组团化”
在已经定型的城市中“插”进绿色,不但规划难,实施更难。东营区通过新建大型公园和大力建造“口袋公园”的方式,在城区周围新建成耿井公园、冬青高速沿线公园、陶然公园、森林乐园等多处大型公园,还通过拆违治乱、道路改造、老城区改造,在老城区一片混凝土森林中挤出了20多处街角游园。
现在的东营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建成区外大型公园、大块绿地环绕,建成区内口袋公园、绿道星罗棋布的绿色满城的格局。
拆墙透绿:城市变公园
东营区结合拆违治乱,将拆违“拆”出来的边角地等高效利用,大力开展“拆墙透绿”公园游园建设工程。
经过几十次现场踏勘、入户征求意见,最终选取了油田干休所、胜建一处游园、胜建游园等多处展开工作。经过20余次沟通,解决了院墙内单位小区的私密空间能否作为公共游园使用、小区安全如何保证、土地性质如何界定等一系列难题,最终商定游园实施方案:政府出资改造提升,油田出地对外开放,确保将游园建设成为“油地共建、互惠互利”的样板工程。工程开展过程中同样丝毫不敢懈怠,严控施工噪音、扬尘,宣传引导解决居民种菜问题,对接解决游园建成后管理问题等。经历千重万难,10余处“拆墙透绿”工程完美收工,城市的“颜值”悄悄发生了变化。
如今,院墙打开了,视野开阔了,公园游园更“开放”地服务于民,缤纷园景与城市街景合二为一,“城市在公园中,公园在城市中”的美好构想正在逐步实现,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业务强兵:专业的人干绿化
东营区以路长制为抓手,把“绣花”式管理贯彻到绿地管养过程中,重点做好裸露土地治理、苗木修剪整形、树穴规范化处理、苗木界隔线和边沟整理等细部工作。结合各绿地实际,找出各绿地存在的问题,分项目、分片区制定绿地年度精细化管理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绿地养护计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制定绿化管养规范化标准。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制度。采取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年总结的方式监督各项管养工作,每月对每个管养企业当月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考核结果、处罚结果、下月工作要点等通报一次。
有付出,就有回报,现在的东营区绿意盎然,一个个街头游园里,总少不了休憩健身的居民,一条条绿道上,有了长跑、健步的市民。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的同时,也为东营区高质量发展和“双招双引”提供了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持,助力东营区“二次创业、走在前列”。
(记者 郑靖靖 通讯员 马里娜 陈微光)
新闻推荐
戚思宇在开展市级河长“巡河”活动时要求 切实履行河湖长职责 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
本报讯?12月12日下午,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戚思宇带队开展市级河长巡河活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